阅读历史 |

第018章 逃亡(1 / 2)

加入书签

赵匡胤骑着那匹快马,转眼之间,就已经跑到了城门口。

果然,那守城的兵士们,还没有接到拦截他的消息。

赵匡胤跟着那些出城的人,一口气就跑出了好几十里地,连个盘问他的人都没有。

过了几天,赵匡胤在城门口,还真看到了通缉他的文告。

看到那颠倒黑白的文告,赵匡胤只觉得浑身的血直往头上冲,恨不得杀回汴京城去,把那后汉的太子暴揍一顿。

明明是他当街强抢民女,那文告上,竟然写他赵匡胤,目无法纪,当街强抢民女。

民众出手救助那民女,有三人被暴徒赵匡胤打死。

凡提供消息的,赏银百两。旁边便是他赵匡胤的画像。

赵匡胤看那画像,差点没有笑出来,拿着那样的画像去抓他赵匡胤,就算是他自己去官府,那官府也不可能把他抓起来。

那画像上的人,面相粗陋,真不知道,那画像的人,到哪去寻那么个奇葩的模特儿。

眼下各处的城门,关口处,都有官差在盘查了。

赵匡胤本来只是为着逃命,根本就没有必要进出城,他只需要寻些僻静的路,一路潜逃便是。

连日来,赵匡胤身上带的那点儿银钱,已经花完了。

从路边的酒肆经过,看到那些赶路的人,在那酒肆里,要酒要肉坐在路边支起的棚子里,有说有笑地吃喝。

赵匡胤越发地感觉到饥肠辘辘,那马倒还要好一些,随便走到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就可以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赵匡胤骑在马背上,这逃命的人,也没个目的地,他坐在马背上,任由着那马驮着他,跟着那些逃难的人走着。

日上三竿。

那逃难的人,尚且一堆的,坐在路边,吃着包袱里的干粮,喝着随身带的酒,或者水。

赵匡胤在家的时候,何尝受过这样的苦。

赵匡胤看到,在那逃难的人群里,有饥饿的人,伸手去向别人乞讨。

那吃着东西的,馍已经送到了嘴边,竟然分出一半来,递给那乞讨的人,乞讨的人,跪在地上,给施舍他的人磕头致谢。

赵匡胤心中感叹,这连年的战乱,这老百姓都活成了这样,城里有钱的人家,却还是大鱼大肉的吃着。

赵匡胤不禁心中有了豪情,他日,若是能得天下,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吃得上饭的日子。兵戈,实为不祥之物啊,为君者,宜体察民情,不管多威武,只要让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就算不得明君。

赵匡胤骑着马,缓缓前行,眼下,他已经落魄成这样,居然还想着得天下的好事,不禁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天实在是太热了,赵匡胤又饥又渴。

他看到了前面有一片瓜地,一个老汉坐在那守瓜棚里,一边吃着瓜,一边摇着扇子。

在他的身旁,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西瓜任选,包开包熟,一文一个,概不赊欠。

有几个过路的,买了很大的西瓜,坐在那路边,恨不得把那瓜皮都吃了。

一文钱,的确是良心价了。

可现在,赵匡胤身上,连个一文钱都拿不出来。

“来一个大西瓜。要甜的。”赵匡胤把马拴在了瓜棚边的老树上,那马便啃着瓜田边的野草,喝着那水沟里的清水。

那守瓜的老人笑着说,“瓜田里有那许多瓜,你自去选就是,我这些瓜,都已经熟透了,包甜的。”

一个吃着瓜的大哥,一眼就瞅出来,赵匡胤根本就没有种过地,便把他带去,给他挑了一个顶大的瓜。

那守瓜的老人很和气地说道,“吃吧,摘都摘下来了,在我这儿吃,或者拿走都行,也就一文钱,真不贵的。”

赵匡胤在家里的时候,根本没把一文钱当一回事。

可现在,就算是把全身的衣袋都翻个遍,也找不出一文钱来。

瓜已经切开了,赵匡胤也顾不了那许多,拿起来狼吞虎咽,转眼之间,他就把那一个瓜干完了。

赵匡胤看了一眼吃草喝水的马,还好,它的一日三餐,还不用花钱。可这,吃了人家的瓜,总不能就这样走了吧。

那守瓜的老头,和很气地说道,“真要没那一文钱,就算了吧,反正,也是咱自己地里长出来的。我就当那瓜蔓上没结那个就行了。”

那些吃瓜的人,也都是些逃难的,也费了老大的劲,才舍得花一文钱来,在老汉那儿卖一个瓜,几个人分着吃。

可现在,赵匡胤一个人,吃了一大个瓜。当着那么些人的面,尽管守瓜的老汉已经说了,他可怎么好意思,吃人东西,不付钱呢。

“出门在外,谁也都会遇上难事儿。老人家已经说了,没钱,不用给了。”有人对赵匡胤说道。

赵匡胤偏偏好面子,他明明知道,自己身上别说一文钱,就连半文也拿不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