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5塞萨利与奴隶(2 / 4)

加入书签

法如此做到。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亚历山大也无法给予援助。这些人曾发动战争,他绝不会放过他们。而这种折扣已经是他仁慈的极限。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亚历山大甚至不得不与奴隶贩子进行多轮谈判。这两方1共俘虏了150人,据估计,最终可能只有5000人得以解放,其余则沦为战俘。

至于这些战俘,亚历山大打算以市场价格从奴隶贩子手中购买,让那些商人获利,然后将这些劳动力用于他的工业生产。

拉皮图斯的宣言中透露了更多的细节:“即便你无法将他们解救出来,也请不要担心。因为他们将继续留在此地或在赞赞工作。他们不会被转卖至其他地方。”

“你们甚至每月可以去探望他们1次。”

“我的主人是如此仁慈,他甚至承诺,若他们表现良好,将在服役5年后被释放。”

拉皮图斯在巧舌如簧方面确实学得很快,他的许诺给人们带来了急需的希望,许多人纷纷加入欢呼声中。

亚历山大也看到了许多笑容,因为1旦1个人成为俘虏,变成奴隶,通常就会失去与家人的所有联系,被卖给1个身份不明的主人。

对这些人来说,失去自由可能比失去亲人更令人心碎。因此,亚历山大的许诺对于所有聚集在1起的人们来说,无疑是1份天赐之物。毕竟,在他的战争中,每个人都失去了1个珍贵之人,所以或许还有希望,他们仍然活着。

这番言辞1出,拉皮图斯的演讲终于接近尾声,而这也是他最忧虑的时刻。

拉皮图斯心中甚至怀疑,是不是亚历山大将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了他,因为他不愿意陷入其中。

然而,他深知自己必须勇敢地面对。

“最后,在1周后,那些被士兵当作奴隶的人将被送上拍卖台。”

“请尽力筹措资金。”

“就此吧。”

拉皮图斯说出这番话语的时间虽短,却1气呵成,然后便离台下去,因为他明白人们将对这个消息感到愤慨。

尽管这是当时的惯例。

每当军队洗劫城市时,他们往往会强行带走大量公民作为奴隶,然后将他们拍卖以谋取利益。

将城市掠夺后带走奴隶几乎成了1种不成文的规定。

然而,在亚历山大占领阿丹或赞赞时,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因为这些城市各有特殊情况。

其中1座是首都,面对着阿门赫拉夫特的进攻,将公民变为奴隶是1个备受争议的议题。

至于另1座城市,那是亚历山大的首都,将公民奴化同样颇具争议。

而在塞萨利不同,占领之后,许多公民被俘变为奴隶。

亚历山大深信,如果此刻回到自己的营地,将会发现每个帐篷内都堆满了黄金、珠宝和各种财富,甚至还有许多美丽的女孩和男孩。

士兵们会享受几天,然后将这些财富卖给奴隶贩子以获利。

尽管亚历山大内心深处厌恶这种行径,但这却是当时的常态,他深知即便是轻触其中也会化为灰烬。

这既是对士兵的奖励,也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因为务必牢记,扣除食物和装备等开支后,每名士兵每月只能得到50到100罗帕尔的现金。

对1个士兵来说或许足够,但对于那些有家庭的人而言,即使有亚历山大提供口粮,也是过着拮据的生活。

因此,士兵们不得不以其他方式来增加他们的收入,例如寻找战利品或战利品。

亚历山大若试图阻止他们的拍卖活动,就会阻止他们将食物送到孩子们的餐盘上。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1场灾难。

士兵们只能选择偷取军需品、从事副业或者直接发起叛乱来解决他们的经济困境。

现在,唯1解决这1问题的方法就是亚历山大向他们支付更多的报酬,但他并没有这个能力。

而且即使他这么做了,也不见得对他有益。因为1旦他们得到满足,士兵们就会安于自己的领土,不再渴望战利品和征服。

亚历山大希望他的士兵始终保持战斗的状态,渴望征服新的领土。出于这些务实的考量,他不得不继续这种做法,尽管并不情愿。

聚会以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拉皮图斯宣布拍卖的消息后兴高采烈地离开舞台,丝毫不顾贵族的尊严。

但在场的人们却无心品评他的举止,他们更加关注如何筹集资金来赎回自己的亲人。

尽管亚历山大许诺给予他们很多免费的帮助,让他们不必担忧生计,但新问题接踵而至。

在这困境之下,他们努力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朋友和家人也无法借贷,因为他们自身也需要资金。

因此,许多人转向了高利贷者,他们像是圣诞节那天的狂欢1样迎接着大量的客户。

这些高利贷者将利息提高到前所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