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闻人月白(2 / 2)

加入书签

削弱左相之权,所以闻人朗的前五个儿子虽然入仕,但都是离京外任。唯有闻人月白厚积薄发,沉寂多年之后一鸣惊人,终于得到皇帝青眼,不仅在京留任,还是直接入翰林!

可想而知此人心性之坚韧,筹谋之深远。

不过,既然已经入了翰林,还来科举做什么?要知道读书人就是把书读到头,也就是为了进入翰林院而已。

“皇帝虽召他入翰林,但闻人月白拒绝了。”许诗明继续说道,神情有些无奈,还带着几分无语。

“他说读书与为人都要有始有终,他闭门苦读多年,若不走完这会试和殿试的流程,心中有憾。”

乔悠悠嘴角抽了抽。

“所以——”许诗明两手一摊,“就这么一个二愣子,放着捷径不走,非要来争抢这会试的名额,也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众人随后又交流了一番或许对科举有帮助的信息,期间常云霄始终一言不发,众人习以为常,毕竟这家伙的性格能来相聚就已经不错了。

直到时辰差不多,众人准备散去之时,常云霄才掏出了一本册子放在桌上。

“这是什么?”乔悠悠好奇地拿起册子翻看,只见上面写的都是一些大梁律法相关的内容,而且是常云霄的笔迹,从纸张和墨迹来看才刚刚写完不久。

祝澜翻了几页,眼眸之中逐渐泛起光芒。

上面的内容不仅针砭时弊,总结了大梁现行律法的优劣之处,而且通过许多只有在大理寺才能接触到的案子,提出了许多关于律政方面的改进意见。

薄薄的一本册子,却提炼出了整个大梁律法的精髓,微言大义,一字千金。

常云霄的声音依旧冷冷淡淡。

“这是我关于大梁律法的一些总结和批注,对你们的时务策问会有帮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