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章 复刻光刻机,研究智能手机(1 / 2)

加入书签

光刻机的秘密对林煜来说,是绝对不能轻易泄露的。

即便是在这群国内顶尖的院士面前,也要保持足够的谨慎。

让院士们去瞎想吧。

毕竟国内没有光刻机,那谁会有?

谁能把光刻机运送入境内?

林煜都能感受到这些院士已经经过一场脑补,把光刻机的事情当做了机密。

而林煜系统的事情,绝对不能暴露。

引导他们往国家层面想就对了。

回到华科集团,林煜和九位院士再次坐到了会议室内。

林煜坐在长桌的一端,面对着九位德高望重的院士。

他们有的是半导体领域的权威,有的是精密机械方面的专家,还有的是在光学技术方面享有盛誉的学者。

这些都是行业大佬,林煜已经把光刻机亮出来了。

要是还不能吸引到大家,那么复刻光刻机的事情就得延缓。

此刻正坐在主席台上,林煜深呼吸后。

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院士,我在这里,不仅仅是代表华科集团,更是代表着一个有着伟大复兴梦想的民族,真心的邀请大家加入我们。”

他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林煜环顾四周,继续说道:“国家需要芯片,十三万万人民也需要高科技技术。我们不能沦为世界工厂,我们要有更大的抱负,更远的眼光。我们要把国外的技术壁垒打破,实现自我主导的技术产业链群,让那些卡脖子的技术,都成为我们自我革新的动力!”

他的话,像是一颗颗种子,播撒在院士们的心田。

他们都是科技界的精英,深知芯片技术的重要性,也明白林煜所说的话的分量。

王国平院士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们这些老家伙,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有一身的干劲和热情。我愿意把自己的余热,献给国家和人民。”

朱文军也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对,我们剩下的时间,就应该专心科研,为国家的芯片技术做出贡献。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誉。”

然而,也有一位院士显得有些犹豫:“这我还要再想想。”

听到这话,李会民猛地一拍桌子。

声音铿锵有力:“你们要是不来华科,我就去找别人!我找你们来是看得起你们,现在光刻机都已经在这了,你们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吗?我替小林做主了,愿意留下的就留下,想走的现在就走!没有了你们,我再去找些人来就是了!”

他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王国平想要劝说几句,刚刚的话有些重了。

但被朱文军一个眼神制止了。

林煜静静地坐在那里,识趣的没有说话。

他相信,这些院士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李会民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表示他的决心。

紧接着,朱文军与王国平两位资深院士,也毫不迟疑地举手支持。

他们的动作无疑给了其他院士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剩余的院士们看着眼前的三位权威人士,心中开始权衡。

他们想到了华科已经成功引进的光刻机,那是制造芯片不可或缺的高端设备。

又想到了芯片设计软件,那是他们实现科研梦想的得力助手。

再加上有这么多资深的院士,都愿意投身这个项目,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他院士们也开始纷纷举手,表示他们愿意加入华科,共同为国家的芯片事业贡献力量。

虽然有家庭的羁绊,但是芯片技术也是他们年轻时的梦想。

这次他们想要实现心中的理想。

看着所有院士都加入了华科,林煜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这是芯片制造成功的关键一步。

他站起身来,向在座的院士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他由衷的敬意和感激。

这一鞠躬,不仅是对院士们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共同事业的承诺和期许。

随着九位院士的加入,华科集团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芯片设计、复刻光刻机以及智能手机制造等项目也将逐步展开。

眼前的三个重大研究项目,都至关重要。

林煜扫视了一圈坐在会议桌旁的院士们。

接着说道:“研发所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承担不同的研发任务。我们不仅仅要设计国内顶尖的芯片,还要复刻先进的光刻机,更要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手机,这个智能手机是应用端,为了有更多科研经费,我们也要卖产品,这个项目我会喊其他人来做。”

林煜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前面两个项目,每一个都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因此,需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