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北京中轴线赋(1 / 1)

加入书签

燕山如圭,运河似链。六海如镶1,一轴伸展。长城拱卫京畿,紫禁居于中线。经纬之御街成网,六朝古都;中央之琼楼呈方,九里宫殿。其得日月之精璲,似蟾户之瑶池;汲天地之润滋,择城中为玉苑。 七百余载乃传留,七十春秋而巨变。

溯夫千载华夏,百年文邦。元世祖之定都,燕京肇始;其宫殿乃选址,居中称王。其中轴线之立,以显帝都之强。一线之上,一城脊梁。轴分东西,方园九里;殿座南北,京阙中央。前朝廷,左太庙,后集市,右坛房。小巷似棋阵,印痕留今坊。于是开河道,修水塘。积水潭中,舳舻2蔽水;万宁桥下,漕道运粮。故尔大都鼎盛,城址辉煌。太平之基,文明之治;守成之业,规划之纲。永驻中原之念已固,兴建宫殿之意显彰。

进而岁月悠悠,京华绍绍。明清两朝,再建丰镐。布水系,设洪闸;改石桥,固城脚。南北之轴主脊延伸,左右之殿两翼维妙。京阙之九门森森,皇城之三殿曜曜。太和殿之威严,其拱柱则雄傲。四梁八柱撑宏伟之屋,五脊六兽排檐脊之角。桂殿中正,丹楹刻桷之文杏3精雕;明楼玉堂,画栋文轩之木兰3镌造。中轴穿紫禁,左右安门寓文武之合;东西联两坛,天地宜人示平安之好。进而圜坛攒顶冲天,天籁回音震窍。赫赫之轴端永定门,悠悠之皇城古御道。鼓与钟之欲鸣,楼与阁而相眺。始于暮鼓,鼓楼之音;止于晨钟,钟楼之调。天安门也,皇城之正门,京都之首要。中轴中位,中天下之大本归宗;天和地和,和天下之至理达道。京毂之第一门,华夏之大荣耀。煌煌金阙,中华之地盈盈;奕奕红墙,京都之轴杲杲。

嗟夫,今看此线,首登景山。高处遥望,仰山相联4。鸟巢穹顶映日,水宫方正曜天。纪念堂中,怀开国之领袖;纪念碑下,举五星之旌旃。大会堂,商十四亿之国是;博物馆,溯五千载之渊源。聚万人于广场,看红旗于蓝天。古韵新声,剧院之鼓乐鸣奏;韶光丽景,长街之人声如澜。城市绿廊,国槐纵队,奥园林树,彩画景观。高山仰止,瑞景近瞻。自是择天下之中而立国,于中南海里而秉权。惟烁烁中轴,中华文脉;长长一线,华夏史编。袭厚厚之古韵,展洋洋之新篇。此古今之风貌兮,乃京城之大观也!

注释:

本赋为骈赋,依《词林正韵》。不含标点符号710字。

1六海:北京内城重要水系。后三海(西海、后海、前海)和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的合称。

2舳舮: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

3文杏、木兰,指珍贵的木材,做梁柱用。

4景山和仰山在一条中轴钱上。

2024年5月28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