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世家(1 / 2)

加入书签

宋濂绞尽脑汁,认认真真地写着。

这第一场是八股文,八股文不好写。

即使是他这般的大儒,想要写一篇好的八股文,也依旧不易。

天气炎热,酷热难耐,学子们汗如雨下。

可却是都是小心翼翼的,用衣袖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丝毫不敢让汗水滴在考卷之上。

吃饭时间,有考试在生火做饭,宋濂却觉得这样太麻烦,太耽误时间。

于是,就拿起来自己带的干粮,啃了起来。

干粮吃多了,渴得难受,但是也只能尽量忍着不去喝水。

随身携带的竹筒里,装的水只够喝一天。

剩下的两天只能和贡院里的井水。

可往年科举盛行时,贡院的水井且是三年一用,更何况现在。

这都多少年没办过科举了,那水井清洗不够及时,水质没有保障。

加上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烂变质,若是在喝一些不干净的水,就宋濂这把老骨头,他没信心能不能活着走出贡院。

因此,只能强忍着。

想着晚上或许能好一些,可到了晚上,宋濂在油灯微弱的灯光下,继续苦思冥想,斟字酌句。

隔壁号舍却是传来了响亮的呼噜声。

宋濂看了看那个方向,发现是于谦,没想到那个小家伙的呼噜声竟这般大。

于是,宋濂也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打算睡一觉。

这一天下来,宋濂整个人腰酸背痛,他抽掉了前面的号板,跟后面的板子连在一起。

这就是一张床了。

虽然躺上去硬邦邦的,但总比一直坐着舒服。

半夜,宋濂梦到自己金榜题名,骑着高头大马,好不快活。

突然,一个炸雷把熟睡的考生们惊醒。

大雨倾盆而下,宋濂急忙起来堵在号舍的门口,努力护着试卷,哪怕自己被淋成了落汤鸡。

因为宋濂知道,考卷一旦破损就作废了。

下一次的科举要等到什么时候,自己完全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宋濂起身发现自己鼻子有些堵塞。

不过,他却是觉得这样也好。

因为鼻子堵塞,那么就闻不到考场里的骚臭味儿了。

每个号舍里都有马桶,考生们的小便就在这里解决。

大便本来可以申请离开号舍去茅房,但是监考官会在考卷上盖个戳。

俗称“屎戳子”,表面该考试去过茅房。

因为这事儿又脏又麻烦,多少还有点对圣人不敬。

所以但凡该有“屎戳子”的考卷,基本都会被刷下来。

不管你写得有多好,考生们没办法,只能尽量少吃东西。

如果不得不大便,也都是在号舍里面小小的马桶里解决。

所以,考场里那味道熏鼻子辣眼睛。

但这些只是因为他们是寒门子弟。

若是世家子弟,却是用不到这般多的规矩。

他们可以享受到一个足够他运动的号舍,相当于雅间。

而这雅间似乎也是独立的,周围并没有其他学子,虽然雅间外有着士兵和监考官的把守,可这些人也无一例外的被这群世家给收买了。

因此,这些大家族的子弟们即使在贡院内,依旧是该吃吃,该喝喝,丝毫不受影响。

至于文章?那自然有人替他们写。

而这下面发生的一幕幕,欺上瞒下,严嵩都不得而知。

自从他加入陛下的阵营后,这些世家就不再支持他了。

一直在宫中枯坐的秦川感到十分无趣,他想去见识见识科举是什么模样。

看看会不会像后世高考那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气势。

可想着第一天,他还是忍住了。

而第二天,他再也忍不住了,当即起身换了套便衣,便带着张让与武正祥去了贡院。

因为他提前打过招呼,因此这次他来贡院并没有惊动任何一人。

即使连蔡京,第一时间也无法得知是谁到了贡院。

秦川在前世的影视剧中倒是看过美化后的贡院,可当他真正走进去后,看着在一间挨着一间,狭小的号舍内奋笔疾书的学子们。

他的心竟是莫名的感到了一种压抑。

随后,他又看到了没排号舍的入口处,都有着一个大缸,他走进一看,只见里面是一些浑浊的井水。

“这是给学子们喝的?”

张让支支吾吾半晌说不出话。

秦川看着他这幅模样,愤恨的甩了甩衣袖。

随后,向着深处走去。

当穿过密集的号舍后,眼前的场景却是让他愣住了。

指着其中一件雅间,秦川问道:“这是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