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章 神兽夔(1 / 2)

加入书签

一场冬雨一场寒,即便是位于南方的江城,在经历过一场冬雨之后,气温也发生了一次骤降。然而骤降的气温并没有阻止清水大桥重修的启动,在雨后的第三天,卓家的工程队浩浩荡荡的进驻到清水大桥。

工程启动的第一天,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人声鼎沸的吵杂声掩盖不住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声,卓君亭站在河岸边上,眼里满是笑意,俯视着河下正在施工的挖掘队,这是他上位之后的第一个工程,是他稳固继承人之位的基石。能够顺利的启动,对他而言,就是成功了。

卓君亭满心欢喜,幻想着自己未来的大好前程,却未曾发觉,有一道视线,如雷豹觅食般,毫不掩饰的盯着他。这道视线来自不远处停放的一辆车里,这辆车,比他的工程队还早一步抵达,像是潜伏了许久的猎鹰,静候着猎物的出现。

“萧绝,快到正午了”。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陆七七小声的提醒到萧绝,她已经知道了李念恩的事,今天也是想来亲眼见证她的骸骨重见天日的。

萧绝颔首下车,打开后车门拿出登山包,转身朝村里走去。陆七七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的爬上了村子后面的小山坡。

这山坡说高不高,说矮不矮,两人登顶之后,勉强能看见清水大桥下的施工队。此时太阳正在往正南方移动,萧绝不再耽误时间,从登山包里拿出一个红色包裹。

包裹里有香炉、香、火纸,萧绝将香炉摆正,倒上一炉香灰,火纸放在右手边,香放在左手边。继而又拿出判官笔、朱砂和砚台。然后转头对陆七七说道:“七七调砂”。

陆七七点头,走上前来调制朱砂。这时萧绝先烧了一刀火纸扔进香炉

里,待火纸烧尽之后,才点燃了三炷香,正手持香,面向正西,沉声叩拜。

萧绝所得的《黄帝龙首经》,传承自远古大帝黄帝。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也是道教尊奉的古仙。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时,独尊老子为教祖,而尊黄帝为古仙人。可见从这个关系上来看,风水术和道法都是得到了黄帝的传承。只不过一个越传承越衰败,一个越传承越繁盛。久而久之,就有了体系的分家。但在根源上,依旧是连理同枝的血亲。

今天萧绝要作法请黄帝派雷神下凡,所以这第一拜理当先拜黄帝,接着第二拜才转身正东,叩拜:“二拜东海流波山,敬上夔神兽,上可佑天,下可保地”。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为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萧绝身无道统,请不动雷神,不过以相师之力却是能请动黄帝座下的神兽夔。也有传说神兽夔乃雷神坐骑,说法不一,无从得证。

叩完两拜之后,萧绝恭敬的将三炷香插进了香炉之中,但见这三炷香的香气一缕飘向正西,一缕飘向正东,一缕直直朝上飘散。

“七七烧纸”。

陆七七已经调好了朱砂,萧绝一边叮嘱一边拿起判官笔,笔尖轻点朱砂砚,腕若游丝,笔若游龙,悬于香炉之上,浮空写出三个字:告天书。

字迹清晰,朱红刺眼,告天书三字落成,萧绝没有停顿,另起竖行,手腕翻飞。今有李氏之女,闺名念恩,生于乙丑年,死于丙戌年……

陆七七抬头看

着一行行的朱砂字,萧绝这封告天书一笔一划的阐述了李念恩的遭遇。字字有怨,句句含恨。这些朱砂小字随着香火飘向正东正西正中三方,香少掉多少,字就少多少。此消彼消,香烟袅袅。

三炷香将要燃尽,萧绝的天书也到了尾端,大笔一挥,落款:代告人,桑榆山萧绝。告天书落成,萧绝咬破手指,屈指一弹,一滴血飞溅到“萧绝”二字之上。只见这二字忽然发出一道金光,直冲云霄。

于此同时,太阳入住正南方位,忽然光芒大射,道道刺眼日光从九天而下,一时间腊月暖光如同伏天般毒辣,照的人不敢直视其光芒。

萧绝大喜,神兽夔叫声如雷鸣,光芒如日月,这是神兽降临的前兆。萧绝当下上前一步,捧起香炉反手倒扣,不等香灰洒落,举过头顶重重朝地上一摔,口中高拜:“三拜中正后土神,收天书,鸣凡冤,神兽来,天雷降”。

咔嚓!

香炉落地,摔成粉碎,香灰四溅,尘土飞扬。顷刻间,冬雷滚滚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劈向了清水河底。

轰隆!

声雷炸耳,落在地面,威力如同炸弹,瞬间掀起半尺高的泥土沼泽。

轰隆!

轰隆!

……

轰隆!

一道两道三道……九道炸雷接连不断,正在施工的挖掘机差点被炸飞,侥幸逃脱的工人们吓的屁股尿流,连滚带爬的往岸上跑。方圆百米之人内无人幸免,全身都是泥巴,一个个如同刚从河底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