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1章:为人子女,哪能老是让父母为你遮风避雨(1 / 2)

加入书签

“怎么?杨老三,你还打算装作听不见啊?”

“杨老三,我跟你说,今天你要是不还钱,我保证不走!”

“……”

田宇透过窗子,看见一名穿着连衣裙,胸前还挂着珍珠项链的妇人,正双手叉腰站在杨融家的小院门口喋喋不休。

妇人的身后还跟着五六个大老爷们,他们正目光戏谑地四处打量,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没过多久,田宇便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开门声音。

只见杨父揉着有些发红的双眼,走出家门,看着妇人问道:“刘家妹子,你这一大早上得吵吵啥啊?咱有事儿,不能到屋里说吗?”

“呵!”妇人冷笑道:“我倒是想到你家里说,可你也得开门啊!谁知道你是不是故意躲着我们,压根就没打算让我们进屋啊!”

“嘿,嘿嘿!”

昨天在酒桌上表现得异常豪爽的杨父,此刻面对妇人却变得略有几分拘谨,他干笑了两声道:“刘家妹子,瞧你这话说得,我有必要躲你吗?”

“那谁知道啊?”妇人挑了挑眉道:“杨老三,我可是听说你家昨天又是杀鸡又是宰羊的,咋地现在日子过得富裕了?你要真日子过得好了,你倒是把欠我们的钱还了呀!”

杨父满脸堆笑道:“还钱的事,刘家妹子你听我慢慢给你解释……”

“解释?你解释个屁啊!”妇人直接打断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咋地,你家里人有钱吃香喝辣的,现在我要你还钱,你就要跟我解释了?”

跟在妇

人身后一位戴着毡帽的矮个男子也出言打趣道:“杨老三,你说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乡里乡亲的,你整这些没用的有什么意义啊?”

“是啊!”旁边一人跟着附和道:“之前小融读大学的时候,你就说等小融毕业还钱,现在小融应该大学毕业了吧?我们的钱呢?”

“杨老三,门口那汽车可挺气派的哈!八成是小融开回来,打算接你们去城里住了吧?咋地,欠了我们的钱不还,你一家人准备去城里享福了啊?”

听着众人的质问,杨父脸色涨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家进屋说吧,别让人家在外面看了笑话…”

“谁还能看你家笑话啊?”妇人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当初你家杨融去念大学,村里谁没借钱啊,说起来大家可都是你的债主呢!”

“……”

杨父闻言也不再反驳,只是主动将院门打开,招呼众人进屋。

“哟!”

妇人刚一进门,就看见摆放在墙角还没来得及收拾的茅台酒箱子,张口便讥讽道:“你们瞧瞧哈!人家杨老三连茅台都喝上了,就是没钱还账!”

矮个中年也嘲笑道:“啧啧啧!这茅台酒,我还只在电视里见过一回呢,结果你都喝上了啊!杨老三你这家底挺厚实啊!我借了你那么多钱,你给我尝两口算是利息,行不行啊?”

“哈哈哈!”

众人哄笑一团,而杨父低着脑袋一言不发。

听到屋外的动静,原本昨晚喝得伶仃大醉的杨融,也跟着爬了起来。

田宇连

忙开口问道:“融子,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个,说来话长啊……”

杨融苦笑着给田宇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原来六七年之前,杨父得知自家的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优异,很有希望考取大学后,就开始为两个孩子以后的学费想办法了。

刚巧那几年,杨家村外出务工的好几个人都挣了不少钱,那一个个都风光得不得了。

他们大肆鼓吹城里多么多么好,同时还告诉乡亲们,这年头大城市里都开始提倡自主经营了,也就是俗称的个体户。

真想要赚钱,那就得自己干点小买卖。

听了这些人的描述,杨父的心思也开始变得活泛起来了,他也想做点买卖,给自己家的俩孩子攒点老婆本。

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杨父,几乎很少走出大山,也不知道自己能卖点什么东西。

而这时,一位在外打工回来,叫做杨海路的村民给杨父支了一招,让他开一家甜橙罐头加工厂。

毕竟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杨家村这边的甜橙个头够大,口味也十分香甜,吃过的人都是赞不绝口。

对于杨家村甜橙的品质,杨父还是十分有信心的。

但是对于建罐头厂这件事儿,杨父有些拿不定主意。

毕竟他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也没资金,更不懂得如何去经营。

杨父除了在杨家村边缘,果林中心区域有一块儿大坪可以用来建厂外,可谓是一无所有。

结果杨海路拍着胸脯给杨父保证,这些问题他都可以帮忙解决。

杨海路表示自己在福城市里认识了一位专做机械加工的大老板,关于罐头厂所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