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她是话灵师(1 / 2)

加入书签

正值盛夏,骄阳似火。

尽管是落凤城里最热闹的裕安街,现在也异常清冷,少有人出来走动。

裕安街后,便是纵横交错的巷子。

身穿玉色衣裙的白絮坐在梧桐树下乘凉,她家就住在巷子最深处。

她一手撑头,懒懒散散的斜支在石桌上,手中的扇柄有一下没一下敲打桌面。

白絮眯起眼,盯着不远处,隐在屋角后偷偷打量她的一个娇俏小娘子。

小娘子一身浅粉色长裙,外面罩着一件红色对襟背心,发髻上别着两朵红色绒花,垂下红色的流苏,喜庆又明艳。

白絮认得这个小娘子,是两天前嫁过来的,她的夫家就在前面那条巷子里。

“哎呦,还以为你被伢婆子拐走了呢,怎么来这里了?”

一个高大的青年男子从另外的巷子里跑过来,紧紧拉住小娘子的手:“快跟我回家,我爹娘正寻你呢,明天回门,你去看看备好的礼品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小娘子依旧手搭凉棚,踮起脚朝着白絮这边打量着,还有白絮身后的两层小楼。

“夫君,她家门头上的牌匾是不是刻有花涧二字?她是卖花儿的姑娘?”

小娘子放眼望去,花涧一楼大厅里,摆满了各种花木,五颜六色的花朵夹杂在高矮不一的花木中,芳香四溢,一派生机蓬勃。

“能进去看看就好了。”

青年男子一听,立刻笑呵呵的反驳道:“那不行,以后绝对不可以有这种想法,你若真是进去了,可不就是脖子上磨刀,危险到顶了?”

“为什么呢?她是吃人的妖怪不成?”小娘子瞪大了眼睛。

男人也转头看了一眼白絮,觉得两人之间的距离足够远,保证自己说的话白絮听不到,才附在媳妇耳边说起他的所见所闻。

“那姑娘叫白絮,你别看她屋子里都是花花草草的,但她并不是花木商贩,而是话灵师,听说生来便有视魂之瞳,就是俗称的阴阳眼,专为阴阳两路传话搭线的人。”

小媳妇好奇问道:“话灵师?传话搭桥?她会跳大绳?一边做法一边蹦蹦跳跳的那种?”

男子笑了一声,轻轻敲了敲小娘子的额头。

“什么跳大绳,我听找过她帮忙的人讲啊,她的手掌之中养着一条细如手指的引魂链,那链子不是凡物,可召唤亡魂。

也就是说,如果有些事不得不通过引出亡故之人的灵魂才能解决,那么,就可以让她祭出引魂链召唤亡魂。

一般情况下,都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没人愿意去惊扰亡魂的安息。

所以她的花涧里啊,经常出现数月无人光顾的场景,而且我们这巷子里的基本都是商家小贩,大伙儿对她避之不及,怕沾染晦气,不吉利。”

小媳妇儿捂住嘴,惊喜道:“果真是她!”

“怎么?你认得她?”男子一头雾水,媳妇才嫁来两天,今天第一次出门,误打误撞来到这里,怎么可能会认识白絮呢?

白絮耳力极好,他们的谈话也听到七七八八,对于那男子的话,报以无谓的态度,他说的也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

但对于他媳妇儿的反应,就很吊人胃口了,她真的认得自己?难道是以前的雇主?

“嗯,我说瞅着她可眼熟,她身后的屋子也叫花涧,我又一时不敢确认。”

青年男子见媳妇如此肯定的神情,也好奇起来。

“她搬来有三年了,这三年里鲜少与别人走动,当然,大家也心知肚明,不会往她这里多走一步,能跟她熟悉亲近的人几乎没有。话说回来,你怎么会认得她?”

小娘子看了一眼白絮,又把目光收回来,望着她夫君,甜甜一笑。

“那时候我才十多岁,家乡闹饥荒,跟着我阿爹阿娘去投奔亲戚,姨姥姥家在另一座城里,我们走了好多天呢。

后来路过一片荒野之地,天也黑透了,实在没地方落脚,我年岁又小,害怕的一直哭。

就在这时一位架着驴车的姐姐慢慢从远处的的黑暗中出现,呐,就是她。

当时我记得她穿的是月牙色袄子,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里出现,在我那时候看来,她像是一团银晃晃的月色撕破黑暗,带着光亮走到我跟前。

她见我们衣衫褴褛,瘦弱不堪,兴许是可怜我们,走了没几步又折回来,跟我阿爹说,她叫白絮,就住在前面镇子上,可以顺路捎带我们一程,最后还是在她的花涧竹屋里歇脚一晚。

第二天临走时,她又赠了好些干粮,那时候她也才十七八岁吧,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在这里碰到。”

小媳妇说着说着脑海里又浮现多年前的那段记忆。

“阿爹见这荒山野岭的,她一个小姑娘家独自从山里驾车出来,难免不让人害怕多疑,但实在架不住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我,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