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次见面【修】(1 / 2)

加入书签

趁着明琼午睡的时候,白芷把惜宁叫到殿外,嘱咐道:“惜宁,你做事向来细心谨慎,你现在去查一个人。”

惜宁是长乐宫年龄最小的宫人,比明琼只大三岁,做事却十分仔细,最擅长打探消息

第二天,惜宁将白芷拉到一个偏僻处,“白芷姐姐,你昨天让我查的人,我已经查到了,是司膳房的杂役宫人,名唤青雀,还有一个弟弟,叫青芜。他们两个都是前朝的贵族之后。是天临三年进宫的”

前朝贵族之后……

白芷沉吟,说道:“可查到了他是如何与公主相遇的?”

“奴婢问了当日御花园当值的宫人,说是看到了他上树给公主取风筝。另外,还在现场发现了这个——”

那是一个黄梨木的雕花食盒,上面还刻有长乐宫的专属标志。

“此物应当就是他落下的,看来,他是在送点心的路上遇到公主的。”

“你确定是杂役工人?杂役工人怎么会接到司膳房派送的活——,何况给咱们长乐宫送点心,向来都是那些宫人抢着来送,怎么会轮到他?会不会是他使了什么手段,对长乐宫别有所图——”

惜宁面容冷静,淡淡地摇了摇头,“这些我都打听过了,据司膳房的宫人说,那日,赵大人将他们全都叫去安排一年一度的考核事宜了,司膳房当时并未留人,所以才会是那个宫人前来送点心,而且那日是原大人临时指派的,并不是按照每日份例来送的。”

如此一来便都解释的通了,为何一个小小的宫人会知道前朝皇帝御膳点心的名字,原来是前朝的贵族之后,

“真有这么巧的事吗……”

距离前朝覆灭已经三百多年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世家大族逐渐没落,如今竟已沦落到了入宫为奴的地步,令人唏嘘不已

明明一切都有了顺理成章地解释,可白芷心中却始终有些莫名的情绪,似乎是有哪里被她忽视了,没能想起来,

又闻得殿下传唤,白芷只好放下心中思绪,匆忙赶回殿中。

回到宫内,白芷才发现偏殿多了好多书,尤其是公主习字的小案上,更是堆满了

而明琼,正靠在狐皮座椅上,懒懒地翻阅着一本书,看封皮好像是本游记。

白芷有些不解,开口询问道:“殿下,您这是要看书吗?怎得拿了如此多?”

您看得完吗?

明琼挥了挥手,头也没从书本上移开,“白芷,你回来了——,你快来帮我找一找这书中有没有哪本记载有黄千越先生的诗作,前日周夫子布置的,我刚刚才想起来,你快帮我找找。”

白芷看了看她手里拿的书,微微叹了一口气,“殿下,诗作应该看诗集,您看游记怎么会找到呢?”

明琼还是头也不抬,“知道了,我看完就找,白芷你先帮我找一下,我马上就来啊。”

她还能说什么呢?“殿下,下次还是要完成夫子的课业之后,才能去看别的,殿下可记住了?”

“记住了,记住了。”原来云州的地形是这样的啊,多山丘高岭,上面记载云州百姓是靠一种叫梯田的东西农作,将来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看看。

东宫内,太子也在调查人,听着属下的汇报,“....那位李大人是庆元年间的新科状元,家境贫寒,但官路却一直都是顺风顺水,他的夫人也并非什么名门望族,而是一介乡下女子,在他未曾高中前,就已经婚配了,据说,夫妻关系很是恩爱。”

一个寒门学子,又无妻族势力相助,却又官职一路顺畅,看来,这位李大人,似乎并不简单。

明玦挥手,属下退去。

吩咐旁边的内侍监,道:“去请黄大人,周大人和孙大人前来议事。”

“喏”

三位大人听到传召后,急急忙忙赶到东宫,见到太子殿下后,三人齐齐行礼,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万安。”

“诸位免礼”

三人起身后,对视一眼,其中官位最高的黄大人,拱手问道:“不知太子殿下传召臣等所为何事?”

太子面上不辨喜怒,三人都有些揣揣不安,

一旁的墨笺向诸位大人解释道:“太子殿下召诸位大人前来,是要商议闽州流寇一事,各位大人请坐”

接着,墨笺将此次事件的相关资料放在三位大人面前

此时,太子终于开口了,“这些是孤这些天命人在闽州调查所得,诸位大人传阅看看。”

半个时辰后,明玦翻了翻手里的奏折,问道:“关于如何处理,诸位大人可有何高见?”

三人互相看了看,黄大人回答道:“回太子殿下,臣等认为在没有拿到确切证据前,万不可打草惊蛇,否则,一旦幕后的人有所察觉,便会功亏一篑了”

“那诸位的意思是?”

“殿下,臣认为,这李章能够盘踞闽州多年,在朝中必有眼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