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 策反,悖逆的行凶者!(1 / 2)

加入书签

这倒是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

一问出口,就令杨宣脸上的悦然之色顿时消散。

孙鹤经营幽灵卫长达十余年之久,两者相辅相成,本该上下一心。

按理说,幽灵卫应该对孙鹤忠心不二才对,为何在台府遭遇刺杀时,他们没有现身相救,致使孙鹤、马冀等人惨死刀下呢?

根据御史台的内部规则,暗卫的最终指挥权虽只在御史大夫手中,但中丞以上也可以插手暗卫事宜。

换言之,从当年李放通敌案发后,孙鹤从刑部调任台府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插手幽灵卫的运作。

再到后来他屡建奇功,得以主政台府,完全可以说如今的幽灵卫乃是他在任时一手经营起来的。

但台府遭遇屠杀之时,幽灵卫却视而不见,这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即便真如徐安所料,是禁卫出手屠灭了台府,以幽灵卫刚才临时组织围堵的迅捷程度,他们也是有能力保下孙鹤不死的。

却为何按兵不动?

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本该忠心的暗卫舍弃了孙鹤这位“蛇头”?

杨宣一脸愕然道:“这庞大人认为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杨校尉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只能硬着头皮反问。

徐安也是笑而不语,同样将目光投向了庞奇,似乎也想听听他的看法。

庞奇满是凝重的语气,豁然道:“纵观整个案件的始末,杀手要做到对整个台府吏员及其家属的精准刺杀,就必先得到所有官员的背景资料。因此,我们首先想到了户部和吏部这两司衙门的嫌疑。”

“户部掌管民生、财政大权,拥有百官户籍资料是必然的!吏部主管官员调动和委任,同样也有官员的户籍信息。杀手要得到准确的官员资料,由这两司入手是最直接的。但其实这并不绝对,并不是从两司衙门手中才能弄到台府官员的详细资料!”

“从台府内部人员的口中,也能得到这些信息,当然就包括幽灵暗卫!”

杨宣脸色突变,惊道:“庞大人的意思是你怀疑屠杀台府的杀手是幽灵卫?”

庞奇毫不掩饰,郑重道:“对!幽灵卫本就是为了搜集情报和暗杀而生,要查人,必先自查!他们对台府吏员的信息最清楚不过,乃至于比户部、吏部的档案记载更加细致。再到案发后,大理寺与廷尉府联合进行了大范围的走访排查,得到的结论竟是”

“台府在被灭门之时,周边的居民和司衙人员,与巡查路过的城防守卫都未曾听见过一声呼救!这是为什么?台府常驻府兵多达百人之多,杀手如何杀光他们而不让周围之人听见声响?是什么样的人能做到这点?”

说到这。

庞奇扭头看向了徐安,得到示意后,这才接着往下说:“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内部人作案。当晚,受孙大夫指令,台府所有当值的吏员都集合在衙门待命,准备等先太子的丧期一过,就上奏弹劾萧无晟。”

“寻常杀手闯入,但凡只杀一人,都会引来惊慌呼救。府中过百侍卫也会即时反应阻止,纵然是禁卫杀人,也无法瞬间杀光台府侍卫。除非是先下毒暗杀!但台府的门禁何其森严,寻常人岂有机会下毒?只能是熟人作案!”

“在此之间,幽灵暗卫熟悉台府吏员信息,又有出入台府的便利,且组织严密,身手极好,规制有度,完全符合行凶者的所有特征!幕后主谋根本不必从户部和吏部手中得到台府官员的信息,大人此前的猜测是对的。因为策反幽灵卫杀人,就足以覆灭整个台府及其家属。”

“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何孙大夫遇刺时,幽灵卫没有出现营救的原因。只因杀人的就是他们自己!”

“幽灵卫先是利用可以自由出入台府的便利,下毒迷晕、暗杀所有当值吏员,再纵火焚尸灭迹!之后,便是逐一清除休沐离京的在外吏员及家属,完成案件的收尾。他们本是台府暗卫,没人会轻易怀疑到他们。且他们身份绝密,更无人知道他们是谁。”

“行凶期间,他们刻意露出破绽,制造出一些悖逆常理的因素将线索指向内阁六部,就可置身事外!例如,更夫张五、扬县刘氏村民的生还等等。留下他们性命,营造出一个精准刺杀,不涉无辜的假象。我们要查,也就只能先往内阁六部方向去查!”

“这也是为何大人此前排除内阁六部参与作案的原因!户部原始档案被人动作,吏部资料库大火,兵部侍郎陈烈叛逆被杀,都是幕后主谋制造出来的假象。他的目的是要除去某些人,而这些人已经呼之欲出,就是三部尚书!”

杨宣听后,瞳孔暴突道:“这怎么可能?幽灵卫是孙大夫一手扶持起来的,他们为何要悖逆造反?再者,能潜入台府先下毒,后杀人的潜在对象太多了。如何能确定是幽灵卫所为?”

“大理寺的铁面官和廷尉的不良人,不也能做到吗?为何你不怀疑他们?还有,大人之前不是说过吗?禁卫也有可能杀人!”

听此,庞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