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颉利可汗的震惊,李世民灭了突厥?(1 / 2)

加入书签

天幕画面缓缓播放。

伴随着无比热血的bg声,天幕的声音骤然响起。

【自古能军者,无人能出李世民左右,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大唐的万国来朝!】

【李世民为何能位列千古一帝的第三名,第一点便是他强大的作战能力!】

【十七岁,李世民率军北上救下杨广!】

【十九岁,太原造反,征战天下!】

【二十岁,陇西的薛举叛乱,薛举本是隋朝的军官,勇武无敌,老巢在金城一代,这里一直是胡人的聚集地,民风彪悍,尚武成风,薛举便在这拉起了一支十四万的大军,但他遇到了李世民,李世民大破薛举父子!】

【21岁,齐王李元吉兵败太原,留下刘武周这烂摊子,李世民一万打五万,爆杀刘武周!】

【23岁,虎牢山以三千五百人大破窦建德、王世充十万大军,横冲直撞,一战擒两王!】

【这一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封无可封!】

此话一出。

天幕之下,众人全都面色一变。

大秦。

始皇身穿黑色纯血龙袍,他目睹李世民的功绩后评价道,“这李世民,的确有点东西。”

“别的不说,就光是以三千五百人敢冲击十万大军,这李世民带兵作战的本事,便不弱世间名将!”

大汉。

刘彻也点头,“不愧是第三名的千古第一帝,这李世民征战天下,打下了一个盛大的王朝,这名次,倒是公允。”

“不过若作为千古一帝,光这些可不够吧?”

他站在未央宫内,负手看向天幕。

这一刻,李世民的大名和功绩响彻各朝各代。

王侯将相,历代皇帝,全都听着天幕中有关于李世民的评价。

大唐。

李世民心底也不可遏制的浮现出一股豪气。

昔日,一幕幕画面在脑海浮现。

天幕说的,一点都没错。

当年,他方才二十岁,便领军对抗有十四万大军的薛举,其中凶险,虽天幕并没有提到,但他自己却是很清楚。

薛举自身强大,彼时还勾连突厥一同入侵大唐。

那一战,他若是输了,大唐将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那就更别说虎牢山一战了,王世充、窦建德那可是对唐军前后夹击。

是他力排众议,挥军出击。

三千五百人灭十万大军,一战擒两王!

程咬金、尉迟敬德也满脸狂热,这就是他们追随的李世民,这便是秦王李世民的风采!

纵观历代帝王,谁能和李世民相提并论?

李世民意气风发的看向魏征道:“魏征,你服不服?”

魏征冷哼一声,毫不服软的道,“陛下,光是领军作战,这可还不算千古一帝。”

李世民负手看向天幕,这一刻却十分自信。

“魏征,那你且看好了!”

此刻,李世民几乎可以断定,这神奇的天幕来自后世,并以一种极为神奇的手段投影至大唐。

既然这天幕敢断定,他乃千古一帝第三名,那就必然有着他的道理!

这绝不止带兵作战!

伴随着热血的bg,天幕的声音随之响起。

【光是领军作战,这绝不能算是千古一帝!】

【但在其他方面,李世民也做的同样出色!】

【第一,李世民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他精简了朝廷机构,改革三省六部,推行了科举制度,使隋制更趋于完善!】

【第二,他在经济上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这一举措,令唐初社会经济迅速地恢复!】

【第三,他推行了“丝绸之路”政策,使得唐朝的对外贸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的贞观之治,乃是大唐万国来朝的基础!】

【第四,在开疆扩土方面,李世民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又征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这四条下来,各大帝王纷纷点头。

他们看一个帝王是否是千古一帝,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开疆扩土。

只有不断为华夏开疆扩土的帝王,这才当的上千古一帝!

李世民显然做到了。

他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又征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这无疑是巨大的功绩!

大汉。

刘彻点头,眸光透着霸气的道,“这李世民,堪当千古一帝!”

在他眼里,任何功绩,都比不上开疆扩土。

一时间,刘彻想到了匈奴,他的双眸发冷。

此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