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章 王振的崛起(1 / 2)

加入书签

这时,画面开始播放。

显然,属于朱祁镇的盘点,开始了!

【1427年,朱祁镇出生于北平紫禁城,乃是朱瞻基和贵妃孙氏的嫡长子,同年废皇后,立孙氏为皇后,按照大明的规矩,这个江山,从这一刻便注定是他的!】

【朱祁镇对这个刚出生的儿子,极其喜爱,于是赐名朱祁镇,希望朱祁镇以后能像他的名字一样,抚镇天下!】

【1428年,此刻的朱祁镇方才两个月,便被封为皇太子,地位不可撼动,同时,朱瞻基将王振这个阉人派到东宫,作为朱祁镇启蒙的老师!】

【1435年,朱瞻基驾崩,此刻的朱祁镇年仅九岁,便成为了大明之主!】

【彼时,朱祁镇年幼,所以只能由太皇太后张氏,代为处理朝政,按照一般的剧本,张氏不懂帝王之道,篡位专权,导致国力虚弱,留下一堆烂摊子,但张氏不同!】

【她重用内阁三杨等一众大臣,启用于谦,并且极为排斥外戚,宦官专权!】

【因为特殊的关系,王振被册封为司礼监掌权太监,隐隐成为了后宫宦官之主!】

【但张氏一直打压王振,避免了宦官干政!】

【1428年,鞑靼入侵大明边疆,张氏派兵镇压,此战深入草原几千里,生擒鞑靼军官一百多人,并且斩首数千,成功灭了鞑靼的有生力量!】

洪武时期。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他的脸上一阵动容。

“这张氏真不错,乃是我大明的贤明太后!”

朱元璋明白,这一点极为不易。

因为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女子大多对政权,是没有多大的敏感。

因此,很容易导致国力衰退,做出一些糊涂事。

纵观历史,这一点十分常见。

但张氏非但不糊涂,还避免了宦官和外戚干政,将权利全都握在手中,这无疑给朱祁镇减少了太多的麻烦!

尤其是宦官不得干政,这是他朱元璋总结大唐的经验,还特地命人在后宫挂着一块牌子。

宦官不得干政!

永乐时期。

朱棣身穿龙袍,脸上也露出满意之色。

“这张氏不愧是朕的儿媳妇,当真不错!”

想到这,朱棣满意的看向胖的似乎要倒过去的朱高炽,他笑道,“老大,你这妻子,选的不错!”

朱高炽连忙低头,“爹,这都是您眼光好。”

一旁,朱瞻基却置若罔闻。

他满脑子只剩下一个疑问,“既然他娘将权利稳住了,并且平稳的过渡了下去!”

“那这朱祁镇接手的大明,甚至比朱允炆接手朱元璋的大明,还要强大。”

“但为何会有这个排名?”

朱瞻基满脸的疑惑。

他注意到了天幕提及的人,王振!

他送给朱祁镇的启蒙老师。

难道是这个王振?

天幕继续说道。

【这个时候的大明,依旧无比强大!】

【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保持的巅峰,依旧延续了过来,在张氏的手上并未消散!】

【张氏死后,朱祁镇已然成年,按道理,这是一次很平稳的皇权过渡!】

【朱祁镇的一手牌,堪称王炸,大明之强大,令四海蛮夷臣服!】

【但接下来,朱祁镇开始了他的表演。】

【首先,张氏一死,朱祁镇全面接管朝政,这个时候的朱祁镇,就如视频中那般,他雄心壮志,要成为他爹朱瞻基,他太爷爷朱棣,太太爷爷朱元璋这样的帝王!】

【但他干的第一件事却是宠信王振,重用王振!】

东汉。

曹操一脸好奇,“孤差点听成了宠幸王振,还以为这朱祁镇乃是个重口味呢!”

一旁,许褚看着曹操眼睛骤亮的眸子,下意识的退后了几步。

他捂着自己的屁股,带着些许的警惕。

正统年间。

朱祁镇身边的王振,只感觉心中一阵不妙。

他骤然身子一软,差点要尿出来。

此刻,他满是紧张的盯着天幕。

只希望天幕手下留情。

但天幕的声音无比冰冷。

【这个王振若是有能力,这也便算了,但偏偏此人不堪重用!】

【他上位第一件事,便是让人将朱元璋在后宫挂着那块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给摘下!】

【对此,朱祁镇不以为然,老朱观历史的宝贵经验,被他摈弃。】

【而同样的,历史上宦官干政的下场,也开始反噬大明!】

【王振摘下这块铁牌后,心中那股被张氏打压已久的心,便彻底的按耐不住了。】

【他仗着朱祁镇的信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