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古人迷真空(2 / 4)

加入书签

而从玉液到还丹,功力方面的运用认知,还会有一次不小的蜕变。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所有还丹高手,少说都拥有中品玄胎,上品玄胎的概率也不小。
但是就因为他们的武道金丹品质太好,功率太大,转化出来的能量纯度都太高,一直以来,没有注意过肉身淬炼,这一弊端也终于凸显出来。
大楚那边的玄胎高手,在修成玄胎之后,肉身得到大功率的能量淬炼,体质强度还会得到一次蜕变。
可是在还丹高手这里,肉身品质跟金丹之气的品质,相差已经太大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拿大锤去砸一块钢铁,可以是为之淬炼,为之塑形,让其变得更有用,但是拿大锤去砸一块玻璃,纯属是给玻璃找罪受了。
因此,这个世界的还丹高手,在战斗以外的时间段,并不会一直维持武道金丹的存在,而是会将金丹拆分还原,回到三丹田的状态。
悟出什么新招,对功力调配、功力容量上限,有了什么新思路的时候,才会运用一下金丹,大功率汲取元气,来试验一下。
这个境界,之所以叫做还丹,而不是直接叫做金丹,也是出于此种考虑。
贺宗借助脚下圆盘,飞天而来的时候,仅仅是动用了玉液真气而已,现在金丹一合成,立刻带来了一股覆盖方圆数里,不同寻常的感受。
苏寒山的茶杯里,突然出现了许多涟漪,并非是从茶杯中心扩散,而是在茶水表面多个点,杂乱无章的呈现出来,彼此交错。
花园里面,花朵上的露水颤动着,分裂成三四滴,沿着根茎流下,或坠落在花叶上,或打落在小草之上。
嫩绿的草叶,灵巧多变的拂动着,好像这片花园里面,有上百道不同走向的清风吹过。
花园洋房外,荒野之中,大片的树林,树林里大大小小的水洼,也全部都是这样的场景。
成群的鸟雀飞空而起,迷迷糊糊的惊散四方,野兔从洞里探出了头,耳朵竖起。
狐狸蹲伏,眼看着四面八方的土地间,成百上千种虫子,都从植物的根须,从松散的土壤里,爬了出来。
这样的场景,仿佛是漫长的冬季之后,春回大地,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生机,全部都被唤醒,绽放出来。
无论人虫花草,全部都享受着这种肆无忌惮,自由自在的勃勃生机。
苏寒山曾经有过驾驭玄胎,甚至斩杀玄胎高手的经验,但对现在的感受,仍然觉得万分奇妙,忍不住站起身来,看向贺宗。
如果说,天地元气,是无处不在,纷繁流动的江河溪流。
那么,玄胎高手就是共振一下,找到跟自己频率相近的那一部分,引导合流,偏向自身,化为自己所用。
而还丹境界,却是在凝聚出这枚金丹的一瞬间,就给周围所有溪流里面投了药。
所有的溪流,因此沸腾,因此浮动,因此有了更多的流向。
金丹的存在,不但没有引导部分溪流合并归一,反而把那些溪流分化,变得更加细小繁多,但也变得更具活性。
很多时候,数量多,往往跟松散易乱,容易被以点破面的现象联系在一起。
但武道金丹所驾驭的天地元气,其数虽多,更在不断分化,却绝不散乱,更绝不代表微弱。
那些轻灵的、活泼的气息,犹如千万缕晚霞,用无法言喻的速度,照在了那座洋房之上。
整座三层高的洋房,便整个的变形、解体、崩塌。
室内的桌子脚,自由的脱离了桌面,门锁脱离了门板,栏杆脱离了楼梯,柱子偏离了天花板。
整块整块的墙壁,也彼此分隔开来,不需要再受限于一个完整的、方方正正的房间形状。
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们,彼此重叠,甚至折叠。
整个楼房虽然垮塌,但并不是向下坠落,而是向侧面倾倒。
并且在倾倒的过程中,因为有快有慢,在最前端,形成了一个极沉重的尖锐撞角,撞向花园之中。
轰隆!!!!
这一切的过程,只发生在一秒之内。
苏寒山是侧对着那座三层洋房,他不用转头,也能够察觉到。
自己左侧的那座由水泥重砖形成的建筑,正囊括着内部所有的家具、杂物……在崩溃的同时,折叠压缩,形成了一杆长枪!!
这把长枪的直径,就有一头大象那么大,而且完全是由水泥砖石形成。
与其说这一枪,是朝苏寒山刺过来,不如说是碾压冲撞过来。
就像是一条前端微微离地的列车,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将夕阳的光芒吞没,将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苏寒山身上。
更可怕的是,苏寒山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被限制在原地。
并不是因为什么巨大的压力而不能动弹,而是因为……拉力!
接触在他身上的拉力,似乎足足有数万种,每一股力道都很细,但又都很强韧。
连接着他的毛孔、头发、皮肤、耳朵、眼皮等等位置。
如果不是苏寒山功力流转,躯体强度够高,哪怕是一个高碳钢铸造的雕像,也会在这些拉力的摧残下,第一时间变成一堆崩溃四散的铁砂。
可即使是他这样的修为,想要运功向外挣断,也只会感觉到自己的功力,传导到了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