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本投降,秦元帅怎么看?(1 / 2)

加入书签

投降可以。徐达看到对面挂起的一片白旗,脸庞上泛起一抹冷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过,既然倭人已经被彻底打服了,意味着这场不远万里跨海而来的远征,以大明的大获全胜而宣告终结。接下来,按理说,该到了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告诉你们的那个国王。”徐达瞥了一眼面前匍匐在地的倭人使者,淡淡道:“既然投降,叫他亲自来拜见。本帅只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时间到了若是见不到人,便是我大军再次进攻之时!”“好、好……”倭人使者脸色恐惧,连滚带爬地离开徐达的中军大帐,如飞一般报讯去了。按理说,正在军中的大明皇帝朱元璋,最有资格感受这开疆拓土的荣耀时刻。但徐达的目光隐晦地扫了过去,却见朱元璋眼帘低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相随数十年,徐达心中有数,既然皇帝选择继续隐藏身份,就只能由他这个远征元帅,来代替大明皇帝,接受日本所谓天皇的亲自投降。只是,从今天开始,不能再叫天皇了。这两个字,哪一个都不是这区区岛国上的蛮夷能配得起的。不多时,日本光明天皇,果然孤身一人,亲自来到徐达的帅帐,战战兢兢,不知道这是否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路。性命都在顷刻之间,他也就顾不得什么屈辱之类,将姿态摆得极低,对着徐达连连叩头,说了许多自责认罪的话,并把很多跟大明发生的龃龉,都推给了已经身首分离的怀良亲王。其中真假,徐达压根懒得去分辨。按照战前的圣旨安排,徐达命令,要在日本岛全面驻军,将全岛改造成大明的一个海外行省,从此不论是行政或是税收,都跟其余行省一样,受朝廷中央管辖。“是!”“好的!”“没问题!”徐达说一句,光明天皇就应一句,不敢有任何反对意见。战败国,有什么资格说话哦对了,他现在已经不能再叫天皇了,而应该叫他本来的名字,丰仁。一切都仿佛很顺利,徐达也是长长松了口气,自己总算不辱使命,完成了大明开国之后的又一场伟大胜利,而没有重蹈之前元朝两次攻打而不成的覆辙。可是……当他的目光又一次小心翼翼地掠过某处,心中猛地咯噔一下!因为!那个藏身在普通士兵中,看似寻常的,正是大明皇帝!当世除了马皇后之外,恐怕徐达可以算作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人,这会儿虽然只是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徐达就知道,陛下对现在这样的安排,似乎并不满意。这可不行啊!陛下若是不满意,这仗可不就白打了还遗漏了什么关键徐达眉头一皱,苦苦思索。要知道,揣摩上意,乃是每个臣子的必修课,越是位高权重,这个必修课反而越重要。应该没有什么差错了啊……不管是驻军,改编,臣服,甚至让这个曾经的天皇将目前残余的部队全部缴械统一管理,他也是满口答应。陛下为什么还一副大事未决的样子金山银矿上哪找金山银矿去!徐达倒是想到了这个最初的出兵理由。可是,身份地位到了徐达这个层面,一般来说并不会相信这么荒诞的借口。什么什么“刘伯温掐指一算”,什么什么“找到金山银矿,为大明开万世太平”……都是鬼扯吧!现在,日本打下来了,但徐达几乎可以确定,哪怕把眼前这个过气的天皇,交到锦衣卫手里严刑拷打,也问不出什么银矿来。压根就没这东西啊!忽地,徐达敏锐地注意到,他的目光落在朱元璋身上,而朱元璋的目光,竟是落在那个淳化县县令的秦枫身上。这徐达不解其意。但……既然陛下好像很看重这个淳化县令,自己当然也要尊重一下。“秦元帅。”徐达收摄心神,转向秦枫微笑道:“之前你曾为淳化县令,牧守一方教化万民,对于治理地方,想必是极有经验。如今日本投降,成为我大明一省,关于如何安置,你怎么看”唔。朱元璋眉头微皱,有些意外,但也醒悟到这是徐达敏锐,似乎注意到了自己对秦枫的关注。的确要关注啊!日本有金山银矿,这可是从秦枫的心声里听到的!现在,日本已经全面投降,偌大的岛屿尽在明军掌控之中,尽可以予取予求。可是……你之前心声里说的那些金银呢该掏出来了啊!不然……此次远征劳民伤财,就算征服了一个日本,也是血亏。啊!这位就是传说中的秦枫秦元帅匍匐在地的前光明天皇丰仁,吓得浑身哆嗦一下,小心翼翼地努力翻起眼睛,看到秦枫的年轻,更是又惊又惧,暗想大明果然是天朝上国,人才辈出,那位创造出恐怖鸳鸯阵的新任元帅,竟然只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此战,日本虽然被最开始的凶猛火炮打懵,但放弃城池,退守内岛之后,凭借地利和人数优势,已经渐渐稳住阵脚,努力想要跟这支一鼓作气的明军维持一个相持的态势。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没有粮草补给,没有援军支持的明军,必然会垮掉,若是运气好,甚至能将胜负之势瞬间逆转。但是……鸳鸯阵一出,日本的末日到了!数百比一的凄惨战损比,让日本一方的士气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面崩溃。毕竟,你这边要付出几百条活生生的人命,才能换取对方一个士兵的重伤,甚至连重伤都达不到。这仗,还怎么打后来,根据情报,日本方面终于知道,这鸳鸯阵的始创者,不是大名鼎鼎的徐达,而是一个叫秦枫的普通士兵,后来因为鸳鸯阵立下大功,临阵提拔,一举成为只在徐达之下的远征军副元帅之一。他,就是秦枫!现在,听徐元帅的意思,好像日本岛的未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