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畅游元宵灯会(1 / 4)

加入书签

在阎淳病着的时间里,府试已经放榜,阎淳得了第十名,也就是甲榜最后一名,现在已经是童生了。

这个结果没有出乎阎淳的预料,毕竟题目之前已经模拟做过很多类似的,病了会影响一些发挥,但不会太离谱,字迹有点飘,应该扣了些印象分。

这段时间的梦境,阎淳怀疑,不是偶然,要么是原来的阎淳长大之后的真实经历,要么就是晏纯穿越后的阎淳长大之后的人生。

不论是哪一种,这个事情都不可能当作没发生。这是一种警示,告诫阎淳,要变得强大,拥有能力将身边的奸逆小人消灭于萌芽中,要学会如何保存自我,遵循本心。

今后科举有成,入朝为官,肯定会面对阴险狡猾,诡计多端的政敌,也会面对着各种突发的状况,如何做到一力降十会,壮大自己。

因为在实力面前,一切牛鬼蛇神,都不是问题。

阎淳的紧迫感与日俱增,古代的官场争斗经常是生与死的较量,古语有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历朝历代皇室倾轧、党派之争无不是以鲜血献祭,他心里清楚,梦境里的他可能经历的人生,就是朝廷争斗中落败者的遭遇。那一幕幕默剧般的情景剧,时时回响在阎淳的脑海里,逼得他不得不更加努力奋进。

病好之后,阎淳又回到了书院。这一次,一回到书院,就升班到了丙班学习。

同斋舍的室友胡旭维也升到了丙班,他的成绩还不错,据其传信得知,他回了老家县城考试,此次得了县案首,府试得了第三名。大概过半个月就回书院,毕竟下一次的院试在明年的八月。

书院的夫子授课方式主要采取讲授法和探讨法,要么围绕六书九经里的内容释义、阐明观念、延伸讲解,要么提出一个政策、法令、实务方面的问题,要求学子们各抒己见,学舍里通过彼此讨论和辩论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阎淳的学识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讨论中,竿头直上。

百川书院的武师傅有四位,负责丙班的师傅姓丁,乃是武举考中的武举人。熟悉剑术、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武学技艺,对《武经》等军事谋略类书籍也是熟稔于心。

这位丁师傅性格豪爽,好为人师,百川书院的学子几乎都是考文举的学子,故而对武学追求几等于无。

阎淳除了规定的每三日一节的武课,每天私下里还会向丁师傅请教研读武经类军事书籍、习练剑术。

遇到阎淳这般好学上进爱请教的学生,丁夫子很是开怀,教导阎淳时格外上心,将他视为入室弟子一般教导。

一段时间习练武艺后,阎淳明显感到身体变得强壮,敏捷,武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于是就每天雷打不动地戌时习武一个时辰,白日里看武经谋略半个时辰,其余时间学习六书九经课程,努力奋进,誓要做一个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的文武全才。

新年的除夕夜,阎家一大家子终于聚到一起吃起了年夜饭,而后在大厅里守岁。阎父正同大哥阎淮、二哥阎温在一起探讨学问,新年一过,八月会有院试和乡试,自从四年前考中秀才后,两位兄长都没有参加乡试,夫子言火候不到,故而潜心研习经书四年,才准备一展身手。

今年是大比之年,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乡试,非常重要,值此新年之际,也丝毫没有放松学习。阎淳最初也坐在父兄身边旁听,并不插嘴讨论,不过片刻,就有些走神。

值得一说的是,阎父刚刚当了祖父,大哥阎淮刚刚有了嫡出长子,小孩子一天一个样,上一次洗三的时候,阎淳拿专门定做的长命锁给侄子添了洗三礼。

犹记得刚刚出生的婴儿,像是一个皱巴巴的红脸猴子,如今两个月了,小脸已经变得粉嘟嘟的,和熟透的小苹果一样,泛着红晕,圆圆的,胖胖的,两条胳膊像两段粉嫩的藕节,肉嘟嘟的,咿咿呀呀的挥舞着拳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专注的盯着你的时候,那粉雕玉琢的样子令人的心都萌化了。

大嫂张氏是个温柔可亲的大家闺秀,自她进门后,王母就彻底放权,张氏接过了府中中馈,手段了得,将阎府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人情往来妥帖周到,阎父很满意这个儿媳妇,阎夫人也乐得放手,府中少爷小姐都很信服这位大嫂,和大哥阎淮的感情也很好,进门不过半年,就得了嫡长子,这下地位更是稳如泰山。

即便阎淳跟长兄的感情一般,此刻看到婆子怀中的侄子也是心痒痒地想抱。

信步来到大嫂张氏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阎淳含笑问道:“大嫂好,煜儿长的真好,小模样俊俏可爱,弟弟我前些日子寻到了一颗暖玉,寻庙里大师给开了光,这块玉保平安,来,给煜儿戴上。”说着,从怀中取出红色的锦囊,掏出了一块系着红绳,玲珑剔透的玉佩,看那质地,绝非凡品。

张氏见着玉佩,眉眼带笑,高兴道:“三弟有心了,来人,将煜儿给三弟抱去,难得有时间,让他们叔侄俩好好亲热一番。”

身后的婆子立刻将怀中的孙少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