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3 / 4)

加入书签

令抬手,示意她开口。

霍翎:“算上县衙的存粮,霍家捐赠的银粮,以及宴会上筹集到的银粮,我估计永安县能容纳灾民的极限,是五千人。”

邱县令微微一愣,下意识去看张师爷,用眼神询问:是这样吗?

张师爷也很茫然。

他只知道永安县的赈灾银粮十分充足,但根本没有仔细算过这笔赈灾银粮,到底能救助多少灾民。

霍翎将他们的眼神交流纳入眼底,只做不知。

邱县令咳嗽一声,终于回神:“是、是这样的。”

霍翎不动声色,继续引导话题:“这几日来永安县的灾民,是不是变少了?”

永安县地理位置偏僻,人口少经济也不发达,在燕西十四城里,属于发展中等偏下的城镇。

偏偏它又靠近几个大县。

百姓逃亡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更发达的大县,而非逃来永安县。

这个问题,邱县令倒是能回答上来:“确实如此。我估计再过两日,灾民的人数就会彻底稳定下来。”

到时,他也算是完成端王殿下派发的任务了。

轻松的情绪刚跃上心头,邱县令就听霍翎继续问:“大人可有考虑过下一步计划?”

邱县令被问得怔住。

皱眉思索片刻,邱县令道:“还望霍姑娘明示。”

霍翎的语速依旧不疾不徐:“据我所知,我们县周围的几个大城镇,要忙着支援前线作战,很难在第一时间腾出足够的人手和粮食来安置灾民。别说后续赶到的灾民了,就连第一批抵达的灾民,他们都没有完全安置好。”

“我们县却截然相反。”

“我们有足够的人手、粮食、银两,偏偏没有更多灾民过来。”

早在听说县衙筹集的银粮数目后,霍翎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只是那时,永安县的赈灾工作还没进入正轨。说得太多,倒显得好高骛远。

直到今日,时机成熟,她才找上邱县令。

混沌的思绪在瞬间被点亮,邱县令只觉眼前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了霍翎的意思。

这些赈灾粮食和赈灾银子,在安置完一千三百余名流民后,还能剩下许多。

他是要就此收手,还是要更有进取心一些,想办法把周围城镇的流民也吸纳过来?

要知道,第一个完成赈灾工作,固然值得嘉奖,也只是做好了自己的分内事。

但要是主动吸纳流民,那就是在帮其它城镇减轻负担,推进整个燕西的赈灾工作,他不升官谁升官!?

他不入端王的眼谁入端王的眼!??

天呐,在这个人情冷漠的世道,怎么会有霍姑娘如此热心肠的美人。

看着邱县令那激动难耐、似乎要抓着她的手猛摇几下的模样,霍翎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思考还要不要继续往下说:“我说的这件事情,再给大人和张师爷一些时间,也能想到。”

邱县令摇头,他很有自知之明。

而且,霍姑娘谦虚是霍姑娘的事,他不懂得承情就是他不会做人了。

“也许确实如霍姑娘所言。但早一步落实这件事情,就能早一点让那些走投无路的灾民少遭一些罪。”

霍翎:“就冲着大人这句话,我要多提醒大人几句,回春堂的药材储备不够了。”

“如果要容纳更多灾民,帐篷、棉被等保暖物品,也要跟着尽快筹备。”

邱县令点头。

只要手里有银钱,这些东西都不难弄到。

霍翎笑了笑,继续道:“等天气回暖,战争结束,流民也许会选择返回家乡。”

“永安县地广人稀,这些流民中不乏青壮年,要是能把人留住,让他们落户到永安县,这增加的户籍人口,同样也是大人的政绩。”

邱县令怦然心动。

如果霍姑娘说的数据无误,那就意味着,永安县可以容纳五千灾民。

这五千人里,就算只有一两千青壮,也能做不少事了。

“我明白了。”

霍翎从头到尾,都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做法,但她为邱县令指明了一个清晰的,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

这种走一步看三步的长远眼光,是邱县令所不具备的,所以邱县令很动容。

多年的怀才不遇还历历在目,现在,有一人为他递来了青云梯。

如果有青云梯向上攀登,谁又甘心一直困居谷底。

极度激动之下,邱县令反倒没有再失态。

他强忍住喉间的哽咽,俯下身子,郑重地向霍翎行了一礼。

“霍姑娘大恩,邱鸿振铭记于心。”

霍翎没有避让,坦然受礼。

邱鸿振其实是一个才干平平的县令。

这从他上任一年多,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