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章 朕给你脸你要接着(1 / 2)

加入书签

明德帝已非不谙世事的少年,更非那等不开窍的榆木脑袋。

从那句“妾身入宫已十余载,共五千八百二十一日,与皇上您曾共同度过十四个除夕夜,十二个元宵节,十个中秋节,六次民间私访”,便听出了李清慧竟然真正钟情的是他。

电光火石间,明德帝想起了早年的一些事儿。

他还是皇子时,喜奔走民间。

他带着两个伴读出发,每次都会在城门外遇上等候一起出发的李清慧。

明德帝自是不乐意带个女子一起出行,嫌麻烦。

可架不住那还有两个说情的,是以早前他们都是三个男子带一个女扮男装李清慧的四人行。

李清慧也确有才华,出口成章,还是鉴宝高手。

有一次明德帝在宫外寻了个宝物送给先帝贺寿,还好李清慧识别出来那是个赝品,避免了重大危机。

李清慧后来专门来找了他一次,说是有话要说。他没想太多,就把祝凌修一起带上了。

因为他以为,她是要给他讲如何鉴宝。

当然,那次她也确实讲了鉴宝技巧。

此时想来,就很不寻常了。

如果他当时没带着祝凌修赴约,她要跟他说的又是什么话呢?

明德帝这时想来,李清慧一开始钟意的人并非祝凌修,而是他自己。

喜欢一个人没有错,但隐藏着心思用另一个人做踏板,那就是错。

如果不是因为祝凌修,明德帝根本不可能纳她为妃。

李清慧利用祝凌修得以进宫,无论初衷是什么,都是明德帝不能接受的。

这些年,诚如李清慧所说,明德帝升她位份,给她赏赐,过年过节都邀她一起。那不过是做给旁人看,省得宫中之人拜高踩低,以为她好欺负。

明德帝答应过祝凌修,要好好替他照顾李清慧。

甚至他还派了得力的宫人保护她,只要太后那边一有风吹草动,他必到场护她。

所有人都认为李清慧是宠妃。皇帝虽对情事不热烈,但一个月总会歇在西祐宫至少四回。

他在西祐宫是另有榻处,从没与她同处一室。

如今想起往日数次李清慧半夜来寻他,与他谈起祝凌修都盈盈垂泪,怕也只是拿祝凌修当个话题。

只是他从来没往那方面去想,见她哭得梨花带雨,心里常常愧疚,便又护她更紧。

此时得知事情真相,明德帝有种……吞了苍蝇一样恶心的感觉。关键现在这苍蝇就是卡在喉头那里,是吐不出来,也难以下咽。

明德帝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说出的话自然伤人,冷笑中满满的鄙夷,“呵!你不为荣华富贵,又还能为什么?想来是朕的赏赐让你迷失了本心,宫外再好,又哪里能比得上皇权富贵?”

他是懂伤人的。

一个女子,尤其是一个自命清高又才高八斗的女子,骨子里就是视金银如粪土,不屑得很。

她早就把自己跟那些庸脂俗粉划清了界线:我追求的是感天动地的情真隽永,岂是那些黄白俗物可以衡量?

偏,明德帝就要把她钉死在“荣华富贵”上!不让她辩驳半分!

他可不能接她的茬,否则她还有更多恶心的话来戳他的肺管子!

果然,李清慧听到明德帝这话,只觉万箭穿心,痛得心脏都不想跳了。

她佝偻着身姿,跪在明德帝面前,眼泪止不住往下掉,“皇上,皇上怎可,怎可如此想妾身?”

明德帝长袖一拂,将桌上酒菜打翻在地,汤水溅了李清慧一身,同时也逼停了她的眼泪。

他厉声道,“李氏,朕给你脸,你要接着;若偏不要这张脸,知道会是什么下场吗?”他大步走向门口,头也不回吐出四个字,“欺君之罪!”

他这会子竟然觉得那株连制废除早了些,不然“欺君之罪,株连九族”的威慑力更大。

明德帝出了西祐宫,头顶一轮明月,清辉正好笼罩那方牌匾。

牌匾上,“西祐宫”几个字安宁静谧。这是他专门赐给李清慧的字,让她永远记得祝凌修。

可她不配。

只是如今他应该如何处置李清慧呢?

再让她回到祝凌修身边,暂不说她会不会起歹心,就说祝凌修有过那么多悲惨经历,若得知真相,恐心如死灰,连活下去的念头都难坚持下去。

这难到了如今杀伐果断的明德帝。他喃喃道,“朕做错了。”

一直没说话的齐公公叹了口气,“皇上没错,错的都是别人。”

明德帝:“……”你这马屁拍得太明目张胆了。

齐公公那句话可不是在拍马屁,而是真心实意,“吾皇仁慈重义!十几年来,只将李贵妃当作故人之妻,帮故人尽心守护着,又何错之有?只是那李贵妃……唉……”

他也不能说李贵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