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 事成(1 / 2)

加入书签

轧钢厂李厂长办公室内。

厂书记,李厂长,黄主任,还有几名农牧学校的校长和教授。

此时的气氛稍微有些压抑。

不过也是情有可原。

问题还是出在白宝山身上。

所有人都知道白宝山有一套完整的蘑菇种植体系数据资料。

不然的话,不然的话,几个农村的新盖的蘑菇房里,那些发芽的蘑菇就是假的。

先前第1批只有6个村子抢先获得了蘑菇种植的批准。

正处农闲,几乎各个村子都是全村老少齐上阵,5天的时间蘑菇房就按照标准给盖了起来。

后面的管道也进行了铺设。

使用的铁管全部都是白宝山用各个村子的名义,在轧钢厂进行贷款批的。

以后没有钱,可以拿蘑菇抵债,有钱就用钱抵债,一个庞大的轧钢厂,还能怕你一个扎根的村子跑了不成?

不过也有个别村子心里有些许疑虑。

这蘑菇还没种出来呢,就背了一屁股债。

很多谨慎小心的都往后躲。

能看到好处,想吃肉的当然是往前挤了。

第一批6个村子就是这么来的。

蘑菇没有采摘两岔见到效益,第二批蘑菇房就不准备批。

就是因为资料的原因。

资料没什么,前期的资料非常的齐全,不过后面的全部变成了大纲。

白宝山只有一个要求,他要加入农牧学院,而且不上课的那种,还要给他开具一个大学毕业证明,他把剩下的资料交给学校。

但是还要提名白宝山进入硕士。

这年头大学毕业的就很少,更别提硕士还有上面的博士了。

那个个都是科学家一样的存在。

学校为了后续的资料,直接找了过来,所以才有了几巨头齐聚李厂长办公室的场景。

不过貌似谈的有些不是特别好。

现在学校的意思就是只给白宝山一个入学的名额,时不时的去一下,完成了学业以后才可以毕业。

不过李副厂长说了,白宝山同志要是学蘑菇养殖专业,请问是白宝山同学上去教老师,还是老师教白宝山?

还有就是养殖方面。

现在平均猪生崽都在19头以上。

其他人进行给猪人工配种,基本都是10头到16头,而且基本都是十一二只猪仔。

不但如此,幼年期的猪仔总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死掉。

轧钢厂后面的猪圈,貌似至今都没有听过有小猪死亡的事发生。

只有一只小羊没注意不知道怎么爬树上掉下来摔了个半死,最后还是白宝山给救了回来,养了2个星期又是活蹦乱跳的。

那些鸡就更不用说了。

周边几个养殖场开口就是10只大公鸡换一只轧钢厂种公鸡。

由此可以证明,白宝山优中选优的养鸡计划是可行的。

养鸡棚内,一个月每只鸡产蛋没有到26个鸡蛋就会被剔除。

经过几轮筛选,白宝山的目标是每一只鸡每月产蛋不少于28枚鸡蛋。

至于那些变态到一个月产蛋40枚的变异鸡,白宝山暂时不准备弄。

这都违背了一些生物本能了。

至于怎么提高产蛋?吃点催蛋剂就行了,不过这东西产下的蛋,鸡蛋壳非常的脆。

有人说鸡蛋的营养都一样。

可特么说这句话的人,吃的鸡蛋为什么是山区养的跑山鸡产的鸡蛋呢?你怎么不吃超市卖的脆皮鸡蛋呢?

学校这边不松口,李副厂长和书记自然要为自己这边人的利益考虑。

就是黄主任也是一致对外的。

虽然白宝山有了大学文凭后,职位会很快威胁到黄主任他自己,不过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你想进步,就得付出。

“咳咳……学院的同志们,你们考虑的怎么样?就和白宝山同志说的一样。

如果仅仅是一个入学的名额,后续的资料,他会尽快学习然后考试,用作他的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里呈现出来,有可能还是博士论文。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宝山同志就算毕了业,也还是扎钢厂食堂主任。

这一点是变不了的,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也相信白宝山同志不会无聊的去跟你们抢位置,他只要一个大学毕业证而已。

你们要是不答应,到时候被你们逼出一个农科博士出来,那你们的乐子可就大了,至于我们轧钢厂,最多就是多一个博士学位的食堂主任而已。” 李副厂长说完拿起烟盒,抽出来几支,给一圈人都分了分。

“可是这硕士提名……” 一名老师开了口。

李副厂长点了点头,能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