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章 提高官吏俸禄(1 / 2)

加入书签

陈必谦和一众朝臣的举动,一开始崇祯是不解的,张道泽又不是东林党陈必谦为何要举荐他?

更为不解的是为何陈必谦一举荐众朝臣就跟着附和。

可转念之下,崇祯明白了,这些人之所以极力推荐张道泽就职都察院副都御使,无非是想在自己惩处贪污之风前,为自身撑起一把保护伞。

所以才会陈必谦一举荐,那些本不属东林党的官员就跟着附和,这说到底还不都是为了自身。

理清脉络的崇祯,对陈必谦的举荐和一众附和的官员视而不见,而是用更为直接的方式给予了他们回答。

只见崇祯镇定自若的弯了弯嘴角,对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孔贞运问道:

“孔爱卿,调陕西韩城左懋第入京就任督察院副都御使的文书是否已发出?”

正在琢磨接下来如何应对督察院李邦华的孔贞运听到皇帝问自己,赶忙一收心神,迈步而出。

“回禀陛下,调陕西韩城左懋第入京就任督察院副都御使的文书,吏部昨日便已发出。”

听到孔贞运这话,陈必谦和刚才推荐张道泽的官员纵有万般不愿,也不敢像以前那般和崇祯死顶,只得无奈退回朝班。

崇祯看着退回去的一群人,腹诽了一句:算你们识趣,继而又对李邦华说道:

“以往的督察院被张捷、徐缙芳两人搞得乌烟瘴气,李爱卿就任以后首要任务便是从督察院内部整顿开始。”

李邦华一听这话哪还不明白皇帝这是要清除张捷、徐缙芳两人残留在督察院的势力,是以恭敬应声:“微臣遵旨。”

督察院的一众御史尤其是陈一元之流,无一不是身形一僵。

皇帝用一个乌烟瘴气形容他们督察院,还让李邦华上任后从内部整顿开始,这让身处督察院的他们如何不惧。

而刚归入朝班的内阁首辅孔贞运,在李邦华身上打量了几眼,始终没想到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于是只得抱着法不责众的想法,再次迈步而出,躬身一礼。

“启奏陛下,若如陛下之前所言,查处贪污之风,不论官阶高低一律按大明律处罚。”

“可大明律明文规定,贪污受贿六十两者揎草剥皮,若真这样,那我大明的官员恐怕一半以上都性命不保。”

孔贞运说到这偷偷向龙椅上瞄了一眼,见崇祯并无愠怒之色这才接继续说道:

“陛下,据老臣所知我大明很多官吏贪污受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贪污受贿绝非他们本意呀!”

“我大明官吏的俸禄为历代最低,很多官吏一家老小几十口子,单凭微薄的俸禄属实难以养家糊口。”

“这才致使官吏明知贪污受贿被国法不容还明知故犯,这说来,他们贪污仅仅是为让家里人能吃上饱饭。”

“所以老臣恳求陛下对这类官员法外施恩,以表陛下仁德。”

别看孔贞运说得有理有据,但崇祯却不以为意。

孔贞运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还不在少数,可你要说孔贞运这么做,真是为了那些养活不了家人而贪污的官吏,那崇祯是存疑的。

孔贞运很有可能是打着为养活不了家人而贪污的官吏求情的名义让自己这个皇帝松口法外施恩,借机为某些人开脱罪名。

只要自己松口,真正的巨贪恶霸也就有了操作空间,到时来个鱼目混珠,李逵、李鬼谁又分得清楚呢?

这个道理崇祯自然知道,可知道归知道,但对孔贞运的话却不得不正视,因为他说的也的确是事实。

大明确实有那么些官员是因为穷到吃不起饭才贪污。

“孔爱卿所言,朕、了然于胸,朕会让督察院在查处之时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对此,崇祯心中自有丘壑,是以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便不再理会,转而叫道:

“蒋爱卿,你身居户部尚书,想必对我大明各级官吏的俸禄都很清楚。”

“你现在就在这朝堂之上,和朕与诸位爱卿说说我大明各级官吏的年俸都是多少?”

这个问题对于精打细算且抠搜的蒋德璟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

只见他迈步而出、躬身一礼:“回禀陛下,我大明官吏的年俸从正一品到无官阶小吏共有十九个等级。”

“分别是正一品白银五百二十二两,从一品白银四百四十五两。”

“正二品白银三百六十六两,从二品白银二百八十八两。”

“正三品白银二百一十两,从三品白银一百六十两。”

“正四品白银一百四十五两,从四品白银一百二十五两。”

“正五品白银九十六两,从五品白银八十四两。”

“正六品白银六十两,从六品白银四十八两。”

“正七品白银四十四两,从七品白银四十两。”

“正八品白银三十八两,从八品白银三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