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我的皇后堂妹(1 / 3)

加入书签

武媚娘留下库狄云珠的奏章,只说让她回去,没说此事可行还是不可行。武媚娘身上威仪比裴行俭的要重多了,库狄云珠不敢说什么,只得乖巧退下。

库狄云珠没有回裴府,而是到了永丰公主府,准备和武婧儿商议,正巧碰见还未离开的王迦陵。库狄云珠将觐见皇后的情况——道来,让两人参谋。

武婧儿也不大明白这奏章为什么留中不发,尽管心中疑惑,但面色平静地安慰库狄云珠这很正常。王迦陵在一旁附和。

但库狄云珠仍然十分焦急,她在武婧儿和王迦陵面前转来转去,快把两人的眼睛转晕了。

“既然娘娘没当场说行不行,那说明还是有希望的,你放宽心即可。”

武婧儿捂住眼睛摆手让她别转,虽然美人行走之间尽显风华,但她的眼睛受不了快速移动啊。

库狄云珠焦虑地扯着头发,整齐端庄的发髻被扯得乱蓬蓬的,发钗歪歪斜斜,簪花直接扔到了桌子上,

#34;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想要迫切做的事情。#34;

库狄云珠在那份奏章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甚至心中已经接受了做此事要付出的各种代价。

比如,殉道而死。

库狄云珠本以为皇后会一口应下,但没想到却是留中。在她看来,计划胎死腹中比殉道而死更让她难以接受。

库狄云珠走到涂着红漆的房柱前,雪白光洁的额头不住地撞着柱子,状若疯癫,嚷道:“啊…….啊……,娘娘什么时候给准话啊?#34;

王迦陵不疾不徐:“云珠,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呢。”

库狄云珠转过头,秋水明润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语无伦次道:“如果奏章被驳回,我整个人都会变得灰暗的,绝对会变得灰暗的,啊……我的人生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武婧儿起身,强行将库狄云珠按着坐下,道: “有我在,若明天不出结果,我后天就去找娘娘。是生是死,给你个定论。#34;

库狄云珠抱着武婧儿呜咽,可怜的表情和棉花糖如出一辙。

#34;公主,你太好了。#34;

武婧儿被库狄云珠紧紧箍住,手脚一动不能动,脸正好对着王迦陵。武婧儿露出生无可恋的表情,王

迦陵掩唇而笑。小年轻,就是不顶事儿。

就在库狄云珠焦急等待的时候,武媚娘正和李治讨论这份奏章的可行性。

自从魏国夫人去世后,李治消停了许多,经常宿在武媚娘的寝殿。

朝中政务几乎全部先由武媚娘代阅,总结归纳并给出处理意见。李治只是将媚娘处理好的奏章朱批可否,工作量大为减轻,而且又能时刻把控朝政。

在上完早朝或早朝不开又没有大臣求见的上午,李治通常去几个孩子处转转,或勉励指点太子,或考较沛王李贤,或逗弄显儿、旭轮和太平三个幼子。

下午,他回来和媚娘一起用膳。午休后,李治开始批示武媚娘已经处理完的奏章,意见不同之处,两人讨论解决。

若有命妇过来拜见武媚娘,李治在场,他多会避开去后殿和一双小儿女玩。

库狄云珠走后,武媚娘让宫女叫来李治,一同商议。李治放下一双小儿女来到前殿,就问媚娘有什么事。

武媚娘将库狄云珠的奏章递给他。李治打开,随意垂着腿坐在榻上翻看,眉头微微拧起。

#34;有些志气,在安西都护府种植棉花,推广棉毛纺织技术,教化胡人。这是谁上的奏章?#34;奏章简单明快,行文之间透着一股赤诚,看起来是个好苗子。

“安西都护裴行俭的妻子库狄云珠。”武媚娘揉了揉额头,呷了一口茶,道: #34;前几日,她来宫中求看魏公编纂的《谯国夫人传》,并抄录了这份传记和平阳昭公主的事迹。她对二人极为崇拜,说要追寻洗夫人之迹,为大唐保境安民,镇守一方呢。#34;

李治听见平阳昭公主几个字时一顿,他出生时这位传奇的亲姑姑已经去世,只在阿耶和阿娘的只言片语中听到过她的事迹。

李治想起幼时偎依在阿耶阿娘身边无忧无虑的日子,嘴角下意识地露出一抹微笑。自从阿娘去世后,他再没有像小时那样松快了。

轻暖的笑容慢慢变成绵长的思念,李治叹了口气。

他回过神来,目光落在棉花上,指着奏章笑问武媚娘: “三姨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34;三姨?#34;武媚娘一顿,反应过来笑道: “她呀,上次陪着库狄云珠一起过来看书。”

李治闻言,笑着摇摇头,对于武婧儿

不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