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章 圣母神皇(1 / 3)

加入书签

叶落归根,狐死首丘,人故当回乡。

李治的手缓缓地滑下,一代帝王自此薨逝。公卿大臣跪地痛哭,太子趴在榻前垂泪,武媚娘俯在李治身上泪水簌簌而落,浑身颤抖,一旁的宫女内监也红着眼睛小声啜泣起来。

裴炎等人痛哭几声后,哽咽地向天后和太子请命: 如今天皇薨逝,还请天后和太子节哀。国家还赖天后和太子主持大局。

武媚娘直起身子,擦干眼泪,声音中带着嘶哑: 传我命令,令卜陵吏前往关中寻访吉壤,为天皇营造陵墓。

武媚娘心如刀割,悔恨无比。自永淳元年李治来到东都后,就从未返回过一次长安。若知他心中如此思念长安,武媚娘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带着圣驾回京,也不至于让他落下如此遗憾。

裴炎闻言,劝谏道: “天后,关中连年饥荒,百姓生活困苦,若在此时征发徭役,怕是不妥。天皇仁爱百姓,想必也不愿如此。东都灵气汇聚,后汉帝皇多葬在此处,也是一方宝地吉壤。

营造帝陵可不是小工程,至少需要数万人,关中这些年受天灾肆虐,百姓流离,朝不保夕,若再征发徭役,恐怕会引发民乱。

武媚娘听了,心中怒气勃然而生,柳眉一竖,喝道: “天皇临终之前,仍念着要回到长安。你们这些臣子难道要枉顾天皇的遗愿吗?

“臣等不敢。”裴炎等几位大臣忙磕头谢罪。太子意下如何?武媚娘一双凤目刺向太子李显。

李显: 儿子无异议,愿请阿耶回长安。

武媚娘这才点头,脸色怒色稍解,目光从几位臣子身上略过,语气缓和了下来道: “裴卿说的也有理。传我命令,营造天皇陵墓期间,官吏不得虐待民夫。永丰,宫中库中可有多少钱帛?

武媚娘说到此处,转头看向武婧儿,武婧儿飞快地报出一个数字。武媚娘颔首道: “民夫服役超过期限,付予其绢帛。”

裴炎闻言,慑于天后威严,再加上太子已同意,他们再分辩也没什么用,而且天后也拿出宫中的钱财绢帛修筑陵墓,于是只好作罢。

“天后圣明。”

武媚娘命人将天皇敛裹入棺,在贞观殿正殿停灵,有条不紊地处理天皇后事。太子李显

自从李治去世后,整个人几乎都处在茫然的状态,一直在天皇灵柩前哭泣。天皇薨逝,举国哀悼。

次日一早,诸王公主太妃王妃以及公卿大臣披麻戴孝,按照辈分爵位官职依次在天皇灵前痛哭。

武婧儿对李治的逝去心中十分难受,李治对他们母子宠信有加,同时也是一位难得的心眼通明的帝王。但她没什么多少时间表达哀思,宫中诸事几乎让她无瑕分身。

这么多诸王公主公卿大臣内外命妇前来哭灵,他们的位次安排,茶水饭食、守灵举哀……林林总总,把武婧儿忙得几乎脚不沾地。

现在已经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一些上了年纪的诸王大臣和内外命妇甚至有晕倒过去了。

武婧儿又不得不在附近收拾出一个宫殿来,让一些老弱病孕先在殿中休息,等到了时间,再叫人请这些人去哭灵。

冬日天黑得早,苍茫的大地慢慢将落日吞噬,仅留下一丝余晖,寒风烈烈,几乎把把人吹个透心凉。

武婧儿身着麻衣孝服带着宫女,到宫中各处巡视,以防出现纰漏。等巡视完回来,她发现外面已经满天星辰,落下清清冷冷微弱光芒。她抬头看向北方,那颗被誉为众星拱卫的紫微星依然明亮如昔。

武婧儿小时听说,人死之后会变成星星,假若真是如此,那李治现在想必已经变成了天上的紫微星。

宫女提着白灯笼在面前引路,远方隐隐传来哭泣声和诵经声,令人忍不住打了寒战。

武婧儿还未到贞观殿,就看见灯火通明,满眼雪色。武婧儿进去后,发现灵前跪着一位满身缟素的人,身量不高,是个女子,她正在一张张往盆中添纸钱。

能在宫中留夜的女子没几个,况且这么晚了依然在为天皇守灵,这样虔诚的人恐怕只有一个。太平公主。

宫女看到武婧儿进来,忙搬来一个软垫。武婧儿跪在上面,掌起纸钱投到盆中,火焰瞬间变大。

明亮的火焰惊醒了太平公主,她回过神来,转身看向武婧儿。只见她双眼红通通的,带着哭腔叫了一声: 姨娘。

武婧儿缓缓道: “太平节哀。”

太平公主闻言,眼泪迅速滚了下来,忍不住扑到武婧儿身上放声大哭。武婧儿抱住太平公主,一手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 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

去的……

若说李治去世,他的哪位亲人心中的悲哀最为纯粹,那恐怕数第一的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