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早有预谋(1 / 3)

加入书签

江栀旅游回来没多久,就拎着行李箱回到了W市的乡下。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她特意让出租车停在半道的田边上,放下行李就往田里跑。不远处的农田里,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正带着草帽弯着腰在忙着给蔬菜浇水。

江栀见状将包扔在田埂上,顺手就从江怀民手里接过水管子帮着浇水,动作熟练没有一点娇气。

郭绣英擦着额头沁出来的汗水,笑眯眯地看着,“是囡囡回来啦,怎么也不说一声?”

“这会正是暑假嘛,得空啦!”

江栀一边仔细地帮着浇水,一边和老两口唠着家常,她许久没回来了,这一回来说不完的话。

日头偏西,烈日逐渐隐没山尖,江栀才推着行李箱跟着江怀民郭绣英一块往回走。

白色的帆布鞋沾满了褐色的泥土,挽起的裤脚上也都是黄泥巴干掉后的斑渍,甚至江栀的头发上也被小泥块缠着,可她浑然不知,心情极好的样子。

越走近家门邻居越多。

“哟,囡囡回来啦?”

“瘦了嘛,外面打工辛苦的喽?”

“不行嘛就回来,回头给村长说说去,找个轻松的活干干,别把身体搞垮喽!”

每见上一两个邻居,江栀都笑嘻嘻地同他们说上几句,她很有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只是对于回答,她默不作声地笑笑,然后接着往前走。

这村子里的大多善良淳朴的农民,他们看着她从不经人事的小女孩变成能给爷爷奶奶挡风遮雨的小棉袄,她懂得这些人背后的善意和真诚。

回到家,江栀洗手舀米煮粥。

这时郭绣英走上来站在一旁同她说话,“囡囡,是不是在外工作不开心了?我也瞧着瘦了不少。”

江栀低着头笑,“奶奶,工作了肯定是跟之前不一样嘛!还有,我考上教师资格证心情可好了,所以就想回来告诉您和爷爷呀!”

“那能待几天?你爷爷念叨着你在外面辛苦,想着给你做点好吃的补补呢!”

江栀眼睛放光,“真的?那我想吃红烧鸡腿!”

郭绣英摸着江栀的小辫子止不住的心疼,“好,明天就让爷爷给你去买!”

粥煮好,郭绣英又烙了几张小葱饼,还特意给江栀煎了两个黄灿灿的大鸡蛋,三人坐在屋外的葡萄藤下边说边吃。

周围蝉鸣渐起,萤火虫来回穿梭,江怀民担心蚊子,于是在距离桌子不远的地方点了一盘蚊香。

檀香冒着青烟穿过一层又一层的葡萄架,顺着热风四散而开,江栀吃到汗流浃背,心里却止不住的满足。

“这次可以待一个月,八月中旬回去。”

郭绣英将鸡蛋往江栀面前推了推,“待这么久会不会影响工作?我和你爷爷好得很,不用特别挂念我们。”

江栀撒着娇嘟哝,“哪能影响工作呀?老师们都有寒暑假的,开学之后就是想回来多待几天也得等放长假了,所以暑假就待久点嘛!”

江怀民点点头,他低着头扒着碗里最后一点粥,然后轻声嘱咐江栀,“那回头有空去看看你爸妈。”

“嗳,知道了爷爷。”

在乡下的日子是江栀最快乐的童年。她在这里出生长大,经历了高考,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也在逐渐长大里明白了责任和担当。

当夏季的第一场暴雨来袭,江栀正坐在电脑面前写着属于她的心事。

她在日记的末尾里这样写“凡事如果强调个得与失,我的确幸大于悲。”

她将笔记本合上,一个人坐在窗前听着哗哗连成珠的雨声,在井然有序的喧闹里,江栀找到了属于她一个人的寂静。

乡下的日子充实快乐,转眼八月中旬,江栀一天推着一天,最终沈清清再三催促她只得买了第二天的车票准备回去。

“爷爷奶奶,明天我就回去了。”

晚间的饭桌上,江栀低沉沉的,不似回来那会的激动,她耷拉着脑袋,整个人蔫蔫地无精打采的样子。

郭绣英一眼看出孙女的担忧,她拍着江栀的手背柔声安慰她,“囡囡啊,我跟你爷爷好得很,不用担心我们!你呢回去就好好工作,一定要做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给我们江家光宗耀祖!”

江怀民跟着附和,“你奶奶说得对,你啊就只管看着路往前走,凡事不用怕,我和你奶奶一直在你身后给你撑腰!”

江栀心里难受的要命,她说不出话只拼命点头。

忽而一颗滚热的泪珠滴进碗里,平白无故增加了白粥的口感,苦涩泛着咸味,是属于这个夏天最难忘的回忆。

江栀万般不舍的回去了,驶离了这座养育她成长的小乡村。

回到市区,天色尚早,江栀给沈清清去了一通电话。

得知这个女人正在外面,她三两句将对方喊了过来,趁着叙旧的空档和对方聊起了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