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初相识(1 / 2)

加入书签

书房门又开了,有一人走了进来,脚步稳重,该是个男子。

老太君看了一眼儿子,嫌弃道:“你自己造下的孽自己化解!我老了,管不了那么多。”

进来的男子声音醇厚,只恭敬说道:“我和芳云已经商量好了,这孩子以后就留在府上,对外人就说这是远方表亲,父母俱亡,我们把她收养在了府上。”

说完,他单膝跪在地上,看着姜淮,问道:“你可知我是谁?”

姜淮睁着那双大眼睛慌张失措,她当然知道他是谁,娘说父亲在京城做大官,可惜他不愿认他们母女,那府中还有个老妖婆,以前差点要了她们的命。

想到此,姜淮摇摇头,不敢叫出那个词。

她听到男人哼了一声,也不知是不是在笑,又听他道:“不管以前我是谁,从今以后你只能叫我一声叔叔,沈府以后就是你的家。”

叫叔叔,就可以在这里待着,叫爹,就要被赶去吴县,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她壮大胆子,对着沈复年喊了一声叔叔。

男人满意地摸了摸她的头,让徐管家带她下去。

沈夫人被丈夫在她孕期找女人还有了私生女这个事实恶心到极点,匆匆行礼后也离开了。

一时间,屋子还剩母子二人在。

“我还是不明白,你给钱找个人在乡下养着她就是了,何必非要带来府上。”老太君恨铁不成钢。

沈复年摇摇头:“好歹是自己的孩子,看她跟着那个女人遭罪我也于心不忍。若不是这次派人去找,恐怕她就被卖到赌场了!”

于是,在一番商量下,姜淮在沈府住了下来。沈复年要她改姓,又觉着沈淮一名像个男儿叫的,男人思索一番,为她取了一个新名字沈闻溪,他说才见到她那双眼睛时就好像看见了山中溪流。

沈闻溪,沈闻溪,这么好听的名字,姜淮觉得自己有点配不上。

还是叫姜淮好,随母姓姜,生于淮水,她想。

家里突然多了这么一位沈小姐,沈复年膝下几个子女对她的身份心知肚明,毕竟前些日子爹娘为了这个私生的孩子吵闹了好几次。

大儿子沈济楚年有十七,早早离家从戎,几年也不归家。二女儿沈青容今年刚满十三,虽对爹爹此举不满,却也知道大体,本朝士大夫多重名声,若是让外人知晓爹爹弃女在外,恐惹人上谏,是以没有多少怨气。

可小女儿和小儿子就不同了,八岁的青瑶和济北恨死这个破坏父母恩爱的凶手了。爹爹娶妻多年,从不纳妾,父母琴瑟和鸣已是佳话,现如今竟冒出个私生女来,为此娘半月没和爹爹说过一句话。

父母之间的生分冷淡让二人把怨气撒在了姜淮头上,于是,在沈家人一同吃早饭时,青瑶突然笑道:“你们可有听见猪叫?”

济北明白姐姐的意思,在旁配合:“听到了,好大声呢!”说完他学着猪哼哼叫了两声,又指着姜淮道:“你听她吃饭的声音像不像猪叫。”

说完,姐弟两个都笑了,而被济北指着的姜淮一脸窘迫,她嘴里还塞着刚吃下的水煎包,现下鼓着两个腮帮子,一张脸红得像染了红粉,这样困窘的模样又让姐弟二人捧腹大笑。

“啪”的一声,筷子落在桌上,是沈复年。

见父亲生气,青瑶和济北不敢再笑,低头吃饭。

老太君看着儿媳,慢慢道:“还是派人去教教她规矩吧!”

沈夫人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姜淮,还是点了点头。

小孩子的恶意总是来得莫名其妙,他们从不需要考虑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恶果,等到他们大了,只要来一句年纪小不懂事就好像能把所有的错误抹平。

青瑶和济北便是仗着年龄的优势为所欲为,而遭殃的只有姜淮。

来府上第五天,她已经被济北扔了第三次石头,第一次砸得太厉害,她的额头红了一块。尽管沈夫人厌恶姜淮,却还是好好惩治了济北,于是小男娃学聪明了,专朝衣服遮着的地方扔,青瑶不一样,她喜欢以另一种方式侮辱她。

凡是身上所穿衣物,皆是她不要的,她命令下人不得和她讲一句话,连那日带她去吃烧鸡的姐姐一见她就转身离开。

沈府的仆人个个识相,知道这远方亲戚不讨家中主母喜欢,冷待一二也是有的。

在青瑶的孤立之下,姜淮长了一张嘴却不知道和谁说话。

不过无所谓,比起吴县,这里好太多了。有房可以遮风挡雨,有衣可以避寒,还有饭可以饱腹,更重要的,是没有娘和村子里的人的随意谩骂和殴打,还有那些常在自己身上逡巡的恶心的目光。

这日,姜淮一人在自己的小院子坐着,见四周无人,她悄悄把藏在衣服里的那根金链子拿出来。

链子很细,也没有多少花样,不过是一环接一环扣着,偏偏戴在手上就能让人觉得气质不凡。她不会戴,怕把链子弄坏,赏玩了一会儿便把东西收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