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年毕(2 / 2)

加入书签

许多事不用皇上操心。

可姑娘再厉害,终归要嫁人。皇帝原本以为裴珩喜欢的是她,可没想到这小子又告诉他,以后要娶顾嫣,他才知自己那时乱点鸳鸯谱了。

如今姜淮也有十七,该为她操心一门婚事了,看在这么多年的陪伴上,皇上打算好好替她选个合适的夫婿。

“北明使臣半月后便到上京城了,到时宴会上有蹴鞠表演,各家小郎君都会上场,你也一同跟着看看,若是相中了哪个便同我说。”

姜淮逗着那鸟儿,让它啄着自己沾着鱼腥的手,满不在乎:“官家不用费心了,我已做好决定,今生绝不嫁人。”

皇帝以前不是没有听过她这些“昏话”,以前只当她年岁小,心里抗拒也是正常,现在她已十七,再不嫁人便是老姑娘一个。

“趁着年岁还小,赶紧把自己嫁了,要是等到二十来岁,恐怕你真要像你说的那样孤独终老了。”

尽管下了不嫁人的决心,少女还是疑惑皇上所言:“为何?”

二十来岁,最好的年华啊!

在姜淮面前,皇上从来是个轻松的,便是说起话来也无所顾忌,他凭着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耐心劝说:“十六七岁正是懵懵懂懂的年纪,趁着这会儿什么都不懂,赶紧嫁了最好。等你到了二十来岁,看清真相,便能知道一个女人成婚对她意味着什么了,你什么都明白了,那个时候你觉得你还会想嫁人吗?”

皇上笑着摇摇头:“你不会想嫁人了,你是真的愿意一辈子孤单下去了。”

姜淮从来没有得过沈复年的一丁点父爱,可她却能从皇上身上找到父亲的影子,她十一进宫,如今已有六年,皇上对她只有大恩。便如寻夫婿这样的事,却是皇上来为她操心。

姜淮感动,却依旧坚持己见:“说不嫁就不嫁,那满场的郎君,皆入不得我眼。”

“呵!”皇帝没有再与她辩驳,只看着鸟儿,幽幽道:“中庸难得,所以人生之事最擅长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你要记得今日的不嫁之言,等将来有一日你要死要活地想嫁人,别来找我!”

姜淮斩钉截铁道:“绝不会有那一日。”

午时过后,一辆辆马车进了天羡门,上京贵女们在此下车,在宫人的指引下相约进了枫晚台。顾嫣也在其中,她是顾家娇养大的女儿,即便只穿了一身素净的黄蝶襦裙,也盖不了大家气度,少女只化着薄妆,在眉心贴了一颗珍珠,衬得五官越发精致。

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忙着为小娘子们引路,顾嫣走去,笑道:“这么忙?我现下来打扰你是不是不太好?”

姜淮抬头,见是顾嫣,便让小宫人来替她,只亲热地牵着少女的手慢慢走着。

她确实没想到,会有一日和顾嫣成为朋友。

多亏裴珩,要不是因为他,她们也不会认识。

瞧姜淮一脸素净,顾嫣伸手摸了摸她的脸,却发现手指上无半点脂粉的痕迹,羡慕道:“你这脸倒真是省心,连颗痣也不长,不像我,吃点上火的就是几颗大红豆。”

她看着姜淮从十二岁的稚嫩的小姑娘长到如今的亭亭玉立,容貌虽不是最美的那个,可摄人的气场却是谁也比不了。

顾嫣觉得,天底下最美的美人在姜淮面前都不敢造次。

只有一个原因,这姑娘冷起脸来实在有些吓人啊!

幸好她和姜淮是好朋友。

少女一边拉着她,一边道:“我怕晚上你更忙,找不到时间和你说话,这才赶紧见到你便把你拉来。”

她从自己带的小篮子里拿出一样东西,递给姜淮:“喏,这是有人拜托我带来给你的。他进不了宫,见不得你,便让我带来了。”

姜淮知道顾嫣口中的那人是顾临川,是以少女递礼物过来时,她并不想接下。

顾嫣把她的手拉过来,将东西强塞到她手中:“我不管,带都带来了,你肯定是要收的。若你不想要,就亲自和他说去,把东西还给他。”

姜淮叹气,她一层层揭开包着礼物的布帛,终于见到了一个精致的珍珠簪子。

珍珠稀少而珍贵,这珍珠簪中间那颗珍珠圆润清亮,约莫有拇指头大,价格不菲。

她更加不想要了,只想着怎么把东西还回去。

顾嫣看她脸色不太好,还是决定为自己的哥哥说说话:“这珍珠是四哥用自己攒了好久的俸禄买的,没用家里的钱,阿淮,他心里真的有你。”

姜淮把锦盒盖上,点了点头,她不愿因为顾临川的事与顾嫣生分,是以没有多说,少女以为她心里还是接纳了几分,高高兴兴又抱着人的手闲聊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