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 章(1 / 2)

加入书签

“绿柳,绿柳。”谢瑜连叫几声才意识到绿柳已经被她支出去了,本想就算了,突然一杯水出现在她的面前。

“给”萧书川将水杯送到了谢瑜手上“小惜儿,这么没人在你身边?看看还得我来伺候你吧!这青黛也是,绿柳有事做了,她闲着也到处跑。你啊,怎么还养出了小姐病,没人伺候就渴死是吧?”一边说怕谢瑜一杯不够又去倒了一杯。

“不愿意伺候你可以不伺候,一会绿柳就回来了。”谢瑜一口喝完一杯确实还不够,也不想不想动身还是接过了萧书川手上的杯子顺手还将上一个杯子塞回去他的手里。

“嘴里就没有绕过我一次,好,我求着伺候你的,行了吧。”萧书川等到谢瑜将杯中的水喝完,拿着两个杯子一起放回去了。

谢瑜突然有些词穷,她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心中默默按下心中的悸动。岔开话题“度生那边怎么样?灾情被抑制住了吧?”

萧书川见谢瑜的脸浮出淡淡的红晕,嘴角轻轻勾了起来“小惜儿脸红了!原来喜欢这种啊?早知道我就不那样辛苦讨你欢心了。”

谢瑜勾起的嘴角立刻放了下来,“说正事,灾情城外可有被抑制住了?”

“不太好,城中倒是勉强安顿下城中之人的温饱,大多朝廷拨下来的物质都被层层剥削,青州灾民大多拖儿带女逃向南方。虽说旱灾移民就食是先代较好的处理方法,但是灾民去到富饶之地难免造成骚乱,而大量青壮年流失的青州和扬州等富饶之地的差距会更大,由此会造成更多青年才俊的流失。或影响京都的发展,或直接挑起起义反抗,此间下去不是个办法。”他顿了顿“度生的意见是将德水引流过青州并将以沿路植以高树以御风沙侵蚀,治以根源。同时改良作物,寻找更耐旱,硕果愈累的品类。”

“这是个大工程,连果腹尚不能够,怎么能让他们去修渠植树这般劳累重事?”这个法子太过于理想,根本是行不通的。纵观前朝往事,就是盛世民安修筑这样大工程也是劳民伤财,大多结局都是败国运终成墟。

“正是灾民时期的青壮年才要如此,只需两碗米就可以雇佣他们干活比盛世雇佣百姓要划算得多。况且,我们修得缓慢些,只是自愿不愿背井离乡之人前来。至于钱财也不会也不会真的缺了他们的。既然外族人打算在此同化出一支他们的军队,定是有些囤积物质,山行已经混进去了但是还没有找到物质,一旦找到我们就可以发难动手。再让度生揪出这路上的蛀虫便可得到不少的赈粮财宝,此间也不算劳民伤财。”

“你们在想什么?那些人再怎么贪也得在,要是真的各州的官员都没了,才真的引起灾祸。这看似平静的九州还是遭到了外族的觊觎,要是真的乱了,那还不得真正破城亡国?”谢瑜就像很厌恶这昏庸无能的皇帝,她依旧不会去刺杀他。

“不,不让他们死,只是交换一些粮食财宝,他们在青州万天城找到了铁矿。”萧书川有些骄傲扬起了下巴。

“玩笑!如今铁脉有多紧张?我们武器也需钢铁铸造,即使我们将来不需要大军来争一番,但是不是意味我们不需要兵权压一压他们。”谢瑜愈是疑惑这两兄弟到底在干些什么?

“因为那些铁矿根本就无法铸造兵器。只能做些小玩意,但是偏偏那铁矿锈得极快,若不是熔化筑好武器试用定是不能用的。”萧书川笑得一脸奸邪,配上他那张自带仙气的脸倒是有了些邪道的风韵。

“我还是觉得你们的计划根本行不通,他们敛财何时从自身手上拿出?要得愈多。搜刮民脂民膏愈发疯狂,这是将青州的之祸引于他州百姓。根源说到底还是还是这统治者的根都烂到底了,此法定是行不通的。”谢瑜任旧是皱眉。

“不,他们不敢。”宋度生从门外走来“惜儿姐在梁州的布局启发了我,我已经写信于观书在巡视各州无问卫之时也去敲打敲打那些个蛀虫。再者,以明初兄 以国师之名对皇帝占卦限制各官员通信,而况我们无问卫这些年各处囤积和各处囤积大概能养青州城个两三个月,到时已经可以通过铁脉卖钱再得些日子。只要能在这四五个月种出粮食且挖渠引流,青州就再不必担忧旱灾。”

“话虽如此,但是这样的谋划还是有些过些理想了,第一观书要是一时失手或是皇帝不同意,第二要是青州城在这四五月中种不出粮食,你要让其他八个州一直养着青州吗?八个州运来粮食的人力物力又如何算?”谢瑜示意宋度生坐下来说,其实她已经觉得这个办法他们有了几分可行之处,但是这细节须得确定下来。

“惜儿姐,你的布局我不认可。既然扬州那位我不仅要他推我入朝,我要走就要走到你们身边来,便不能只能靠他,不鸣则已必然一鸣惊人。至于运粮之事的人财,既然那些外族人那么想插手青州就让他们插手就是,那他们也不可能真的看青州一直旱灾毁了吧?他们看重我们的资源,我们又何不能用他们的?”宋度生说到后面隐隐有了几分嘲讽之意。

“看来,你被抓本就是故意的?到是我们想多了着急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