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历史的天空(1 / 3)

加入书签

历史的车轮顺着时光的隧道,咣当咣当地一直前行。

1986年就这样来临了。

父亲吕顺不再负责场部招待所的管理工作,而是接管了场部的后勤及维修工作。场里换了一位官太太接管招待所,招待所的服务员也换成了几位有点姿色的女职工。

母亲付莲香承包的场部小卖部,因承包期届满被收回。母亲也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

经过三年的积累,吕家银行存折的余额,也惊人地突破了万元。

此时,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月工资不过是68元,专科生64元,中专生58元。

按照吕太文的计划和布置,母亲付莲香在边城新华路路口买下临街的两间大瓦房,在北大路一支临街,也买下了一间大瓦房。每间大瓦房宽5米,深15米,都是600元一间,户主的名字都是母亲付秀莲。

五月份,吕家在新华路那栋10米宽,15米深的五层半小楼竣工。一楼被用来开了间大的小卖部,二楼以上暂时空着,住着母亲付秀莲和两位雇请来的本地农村初中毕业的小姑娘。

之所以雇请初中毕业的农村姑娘,一来农村姑娘老实勤快;二来初中毕业生找不到固定单位的工作,又升不了学,正合适;三来作为小卖部售货员,初中文化够用了;四是每个人每个月20元的工资,虽然比国营店的售货员工资要低一些,但对双方来说,都很满意。

这次建楼房和开商店,不但把父母的积蓄花光,还把大姐大姐夫、大哥大嫂的积蓄掏光,家里最后还在边城农村信用社贷款一万多块钱。

好在家里众人的工资都不低,每个月都能帮着还上一部分银行贷款的利息。

大姐在林场职工医院当医生,姐夫在机关生产科当副科长,小外甥女三岁,上幼儿园了。

大哥大嫂在林场职工子弟学校当老师,大嫂的肚子也微微隆起来了。

吕太文在地区重点高中快乐地学习、生活。

美女教师肖晓玲也许看到与吕太文年龄相差太大,足足有七岁,这种师生恋不合适。最后,她选择嫁给了省城医学院的一位男老师。

吕太文也应邀到肖晓玲他们的蜗居玩过几次,跟那位男老师打过一场羽毛球。

回到蜗居,肖晓玲问自己的丈夫道:

“我这位学生的球技怎么样?”

男老师淡淡地说:

“还可以。”

吕太文不置可否。

当年的高考如约而至。

语数英史地政,六门科目总分640分,吕太文考了605分,拿到地区文科状元。按照他的分数,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都可以顺利录取。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粤州省的中山大学。

之所以不选择京大和水木大,一是北方天气寒冷,吕太文不喜欢;二是京大和水木大校内人才济济,竞争太激烈;三是两所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百分之七十以上都选择出国留学,且大多数不再回国,一直被后人诟病;四是吕太文选的中文专业,不适合出国深造,他本人也不想出国。

选择中大,一是南方学校,从语言到风土民情跟八桂家乡都很接近;二是粤州省毗邻港澳,已经成为国内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三地的文化交流颇为频繁,为他在粤州的发展提供便利;三是他更愿意离家人近一些。

九月,吕太文进入中大学习。

同时,他自己也买了些关于歌曲创作的书籍。

按照吕太文的想法,现在这个时期写小说赚不了多少钱,而且还费时费心血。写歌相对简单。把后世的流行歌曲提前几年写出来,然后卖给歌手,或者与歌手签订分成协议,都是能赚快钱的方法。很多歌手能红,不是唱功有多厉害,而是本身拿到了好歌。有很多歌手一生只有一首歌,就能吃一辈子。象《祝你平安》、《老鼠爱大米》、《新鸳鸯蝴蝶梦》等等。

所以,吕太文要先把简谱学习好,然后带着歌曲去寻找后世那些红得发紫的歌手。在他的计划里,象纯博大哥、桂枝姐、玲花组合等,都是可以挖掘的对象。那些歌手现在都在粤州的小酒吧里驻唱,苦苦地熬着。截胡他们的歌曲,不是偷他们的,而是提前让他们走红,帮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每周还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的活动,有时还去音乐系蹭蹭课,吕太文基本掌握了简谱记录歌曲的方法。

于是,按着前世对宣传报道的记忆,吕太文在一个小酒吧里,找到了刚来驻唱的纯博大哥。

纯博大哥跟前世一样,样子和嗓子都很普通,很平凡。一个晚上嚎下来,都挣不到一百块钱。

此时,纯博大哥还没有遇见阿芳,更没有什么创作灵感,在酒吧熬得很痛苦。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纯博大哥在七年以后,也就是1993年,才写出《阿芳》、《给父母的家信》等广为流传的歌曲。

吕太文通过制造一些机会,认识了纯博大哥。大家都姓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