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尘埃落定(1 / 4)

加入书签

荀茂最近几年很心累,他觉得自己都有提前谢顶的可能,不为别的,就这么多年他操的心比他过去几十年操的都多。

替嬴政卖命干活就不说了,他还要时刻提防赵高胡亥不要搞他,应对朝堂争斗,最重要的是他家那便宜二哥的对头们还一刻不停地盯着他,注意,是对头们!荀茂是真不明白他哥那里来的这么多对手,要知道他也就是有些类似蒙恬这样的冤家罢了,唯一提防的不过是掉马而已。

于是荀茂的苦逼程度直逼始皇万能小助手章邯章将军,让人唏嘘不已。

别管如何劳累,时间兜兜转转还是来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第五次东巡的日子,如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一样,左丞相李斯随行,胡亥请从,上从之。

扶苏此时被打发到上郡修长城了,原因不是因为反对始皇焚书坑儒,事实上也压根没有这回事。

反正据荀茂看来,儒家真的很合作,不知道是因为荀子的原因还是因为荀英那张无往不利的嘴,当然也不可能是什么谋反事件,毕竟如今的扶苏可没有一个楚国公主的母亲。

经由荀茂的舆论宣传,天下都知道了始皇帝和扶苏母亲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以至于想嫁给给皇帝陛下的无知少女呈指数函数式上升。

话说到荀英,就免不得提起他那年在小圣贤庄舌战群儒的事件,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估计是荀子也没想到自己这么个儿子居然嘴这么毒。

据目击者南公事后所言,大概是那群提倡复古的儒家博士们不知怎么拿荀霁作筏准备怼荀英,结果撩到了老虎须,让多年来安安稳稳伪装自己是个老实人的荀英炸了毛,据另一位当事人颜路回忆,是真的像一只炸了毛的猫似的,逮住博士们明嘲暗讽个不停。

荀茂曾私下里对蒙恬说,估计如果不是在小圣贤庄,估计这群人绝对吃不了兜着走,以荀英那个兄控的小气劲,打一顿是肯定的,毕竟荀英在某一方面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实用主义者。

也同样是这一战,让荀英的名字响彻诸子百家,让人知道了荀子有一个和他一样才高八斗,脾气不好儿子。

荀茂努力地向荀蓁暗示始皇可能会挂了的事实,让她做好准备,不要被赵高和胡亥合谋坑了,同样也暗示章邯赵高可能和胡亥图谋不轨。

与荀蓁听后不负责任地和嬴政更加腻歪不同,章邯不愧是始皇贴心小棉袄,一路上是小心戒备,处处防着赵高胡亥,也不愧他这几年和罗网撕逼撕得如此厉害。

荀茂望着天上皎洁的月亮,长叹一声,心想荀蓁也是可怜,好不容易和嬴政破镜重圆了,结果就只有这么几年,真是让人感慨,她还不如当初不走呢。

话说回来,嬴政就一定会死吗?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要知道从很多年前开始,所谓剧情早就走不通了。

说起秦始皇嬴政,就不得不提沙丘宫。

沙丘,春秋战国时属赵国,因其内地势平衍,土壤概系沙质,到处堆积成丘,故名沙丘。

当然让它闻名的不是所谓地质特点,而是这里先后两位帝王送命,前者是在“沙丘之谋”里被饿死的赵武灵王,而后者自然是如今将死未死的秦始皇嬴政。

荀茂在得知秦赵关系后,对赵武灵王和嬴政做了个对此,然而最终也没得出那个更惨。

赵武灵王为爱妾吴娃之死难过,废太子章,立少子何,自己退位当所谓主父,然后又不忍长子受苦,想分代地立其为代王,结果导致自己被饿死在沙丘宫。

至于嬴政咋回事,这大家都知道了,病死沙丘宫,然后密不发丧,和臭鲍鱼一起被运回咸阳,当然重点在后面,胡亥和赵高改诏夺位,杀扶苏,然后家业被自己儿子败光了。

前者在生前倒霉,后者在死后倒霉,堪称难兄难弟,让人感慨。

整个大秦都知道始皇帝和皇后鹣鲽情深,然而知道是知道,可怎么看这件事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章邯,他一只迄今为止仍没有成功脱单的单身狗,用他那双堪比钛合金的眼睛愣是没看出所谓的深情在那里,这也让他开始怀疑传言的真实性。

“章将军在看什么?”

荀英看着影密卫首领的表情,大致猜到了他的想法。

荀英觉得章邯也是蠢得可爱(大概在荀英眼里不如他心狠手辣,心思深沉的人都可以称得上可爱吧!)

“荀二先生”

章邯抱拳行礼,按理说荀英一届白身,他也不用如此,可这到底是皇后娘娘的兄长,公子扶苏的亲舅舅,虽然嘴毒了些,可他还是应该尊敬些的。

何况这位战绩如此丰富,他也的确是打心眼里佩服。

“那有什么,不过是暗中护卫陛下罢了,不过,陛下与皇后真是鹣鲽情深。”

章邯自然是不能把心里话说出来的,却没想到引来荀英的笑声。

“先生何以发笑?”

“没,英只是觉得将军这话说的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