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师徒(1 / 2)

加入书签

张良是临到桑海才知道师叔荀子的孙女来了小圣贤庄暂住。

骤然听闻此事,张良有些懵,就他所知,师叔荀子并没有孙女,当知道这个所谓的孙女又是荀英的女儿时,他心中升起一股警惕。

荀英……

荀英是谁,张良再清楚不过,那是他荀师叔的次子,也是秦国现任东郡太守!!!

儒墨并称当世两大显学,如今墨家元气大伤,儒家却如日中天,可偏偏在此时,东郡太守的荀英却送了女儿过来……

这让他如何不多想?

那怕荀英是荀师子的儿子,可李斯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荀英会不会出卖儒家尚是未知之数。

张良不敢去考验人性,尤其是权力之下的人性。他的谨慎并没有错,荀英暂且不提,就荀蕙而言,他并没有怀疑错,却也没有猜对。

究其原因,不过是信息不对等罢了!

对于张良对自己起了疑心这事,荀蕙并不意外,她知道以对方的性情会怀疑再正常不过,但她并不在意,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被发现了又如何?

她不是阴沟里的老鼠,见不得光!为何要惶惶不安,宛如丧家之犬?

比起担心张良的猜疑,荀蕙更愿意把精力放到荀子身上,毕竟是一代大儒,纵然道不同,却也不是毫无收获,何况……

毕竟血脉相连,不是吗?

……………………………………

小圣贤庄,猗竹园

侍女来通禀时,荀子正在和孙女对弈,突然被打断,自然不虞,尤其是他听到了那个他并不想听到的名字。

他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听过那个人的名字了,久居竹园,来见他的人知道他的喜憎,不会轻易惹他不悦,只是他不想见山,却并不代表山不想见他。

但他只是想来见他这个老师吗?

“我不记得有一个叫李斯的弟子,我只有一个弟子,名韩非。”

这话可以说没有给李斯半分脸面,那怕他是丞相,侍女也不是无知之人,自然晓得荀子这话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荀家的婢女,如今主人发话,她当然要将话带到,毕竟……

侍女看了一眼屏风后不动如山的红衣少女,默默不言。

她是侍女,不能替主子下决定。

直到侍女离开荀蕙都没有说什么,她无意于为李斯辩解,毕竟荀子可要比她要更加他这位高徒,才华,野心,功绩……

可他还是没给他留面子,难道只是因为韩非的原因吗?

说起韩非,荀蕙忽然想起一个事,她记得,这位师伯的死,和她那位便宜父亲关系更密切些吧!

那么,阿母她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荀蕙不得而知,她没有解密的兴趣,而且这个谜题的答案对她没有任何意义,母亲就是母亲,不会因为这些事而改变。

何况……如果母亲她真的做了什么,就算她不想解密,也会有人把答案送到她面前。

不,应该是送到她的“祖父”面前。

………………………………

门外,

李斯来之前就知道老师荀子对自己的态度不会好,但他没想到会这么不好,不,也不算毫无预料,就老师的性子而言,做出什么事都不足为怪。

被老师一个不记得有一个叫李斯的弟子,只有一个弟子,名韩非给气到的李斯恨恨地想。

韩非的事他是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可他之死又不是他的意思!

背锅的李斯被大庭广众下下了面子,一时心情不太美妙,虽然其他人在他身后,看不到表情,但大家都是有脑子的人,能猜到此刻这位帝国丞相的心情不大好。

楚南公适时地咳嗽了几声,似乎想要打破这尴尬,却没想到公孙玲珑抢先一步开了口。

“呦,这位荀卿好大胆子,连相国大人的面子都不给,真是!”公孙玲珑好似没察觉到现场的气氛一样,堂而皇之点破了大家都不想说出口的现实。

不,也许不是都不想,不过无论如何,公孙玲珑这唯恐天下不乱的一通操作也让伏念适时开口解释。

这话本来他刚才就想说的,奈何公孙玲珑抢先一步。

“李大人,请见谅,我们这位师叔他……”伏念顿了顿,话未说出口,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荀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公孙玲珑或许不大清楚,但伏念李斯等人却有着清醒的认知。

话虽如此,但李斯真的不介意吗?

但无论李斯介不介意,在此时翻脸都是一件很不明智的行为。

荀子可以不认他这个弟子,但他不能否认昔年的传道授业之事,虽然他自认为不是什么良善之人,但他还要点脸,欺师灭祖这事他不能动手做。

至于儒家……

李斯很清楚他还没这个资格对儒家翻脸,能彻底决定儒家命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