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相见(1 / 10)

加入书签

真者,精诚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杂篇·渔父》

…………………………

自从那一日在小圣贤庄见了张良,公孙玲珑便对他念念不忘,美人嘛,谁不喜欢?

公孙玲珑时常在桑海转悠,不止是为了逛街,或者欣赏桑海的风土人情,更是可能碰到张良,虽然每每因为一些人打断她和对方的相处,但这显然没有打消她的积极性。

不过最近几天,公孙玲珑连张良的影子都没看见,询问街上的小贩,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答案,这让公孙玲珑不禁有些奇怪。

思索着问题,公孙玲珑不觉溜达到桑海行宫前。

朱漆的高大宫门,五步一哨,十步一岗的护卫,无不昭示着帝国的威严。

公孙玲珑知道行宫守卫这样森严是因为公子扶苏下榻行宫,话说回来,扶苏公子也是一个美男子,毕竟其人肖父,众所周知当今年轻时曾有天下七王,最美秦王的说法。

不过公孙玲珑是不敢把心思打到对方身上,什么人能招惹,什么人不行,她还是分的清的。

别说有贼心没贼胆了,在公子扶苏面前,她连色心都不敢有。

意识到自己走到哪里的公孙玲珑在欣赏了一番行宫的秀丽后就准备打道回府的,不过一架马车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不,准确地来说是从马车上下来的少年。

少年一身青衣,身姿挺拔,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望之若风尘外物,仿佛神仙中人,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他的脸。

公孙玲珑一向以为张良便是世间顶顶的美男子,可今日方知,世上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张良在他面前,都要暗淡无光,换句话来说就是人此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面对这样一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面容,公孙玲珑不禁失神,等回过神来却发现手中的扇子已经掉落地上。

她不知道少年是谁,可他身后的少女她认识啊!不是跟在星魂身后的阴阳家木部长老的少司命?

少年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谁不知道当今天宗掌门九华收了少司命?

想到少女美丽的面容和少年绝世的风姿,公孙玲珑心中却生不出嫉妒之情来,她此刻竟然有了自知之明,觉得青衣少年那样的人身边,还是少司命侍奉好一点。

难得地,公孙玲珑生出了珠玉在侧,自惭形秽的想法。

当然,对方是公子扶苏座上宾,天宗势大,不好说话也是重要原因。

伏念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天宗那群人就不一样了,把他们惹毛了什么干不出来?

别忘了,庄子可是说过,“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老子更是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天宗弟子不讲礼义也是很正常的吧!

不得不说,公孙玲珑对于天宗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大概是出于此种认知,她的目光里没有太多的恶意,荀蕙也就不过多在意,她知道公孙玲珑喜好美色,张良也一度被她缠得险些进退失踞,不过从方才来看,她还有分寸。

桑海行宫内,

扶苏早早地结束了一天的公务,选在了池塘边的一处凉亭来招待妹妹。

宽广的湖面上碧绿的荷叶鳞次栉比,粉白的荷花点缀其间,亭亭玉立,动人至极。

看着面前的碧波,扶苏想到了小时候,那时他看着将闾兄弟的亲密无间,心中是极羡慕的,他曾想过若是母妃有了孩子,弟弟可以叫乔松,妹妹就是荷华,那时的他只觉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听起来就像是兄妹,他要像将闾带着他弟弟一样带着他们,只是等他失去母妃,他也没有等到梦想成真。

当如今梦中的妹妹真的来到他身边时,他已经不能再像小时候幻想的那样牵着她的手在咸阳宫跑来跑去,不能带着她读书习武,练字抚琴了。

她长大了,已经是不需要兄长引导保护的年龄,扶苏知道自己不该想这些,对于皇家而言,相互利用是常态,他应该习惯,帝王的血该是冷的,可他真的很难过。

“公子,九华先生到”

伴随着侍者的通传,扶苏收敛了心中的复杂情绪,他看向缓步走来的青衣少年,笑着招呼她入座。

按理来说未曾相见的亲人相见应该会有生疏才是,但扶苏没有,看着妹妹他就想到了母妃,便再也没有了疏离,

就算她不撒娇,不像阳滋她们娇俏可爱也无所谓,谁规定女孩子一定要娇憨可爱呢?

扶苏的自来熟,荀蕙也接受得良好,或者说她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暗暗关注着妹妹神色的扶苏见她神态如常,便放下心来,说起咸阳的事来。

朝堂公卿自然是少不了,但更多的还是他们的父亲,当今的皇帝陛下。

好在扶苏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为了妹妹和父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