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风言风语骤起(2 / 2)

加入书签

知是什么罪过,我也不敢打听。”扫云低头来回了话,虽然紧张,话还算说得明白。

说到“那边”时,她伸手虚指了个方向,黛玉和雪雁知道,她指的便是挪去了西厢的两个姨娘了。

只是,陈管家既然已经插手,事情又涉及跟着父亲出门的小厮,黛玉心知事情没这么简单。

还在想时,扫云又想起个事,“还有,今早我去打听时,刚好陈青禾家的从怡兰斋回去,想是贾姑娘也有话问她。若果如此,贾姑娘或许知道些什么。”

“你出去吧。今天的事,不许说出去,否则你和你娘,就都不用留在府里了。”黛玉摆手,让她出去了。

“姑娘,这贾姑娘看来已经知道了,既然如此,不如姑娘且安心等等,待得贾姑娘回来用饭时,再同她好好商议一个法子。”雪雁看着扫云走开,又仔细确认门外无人,这才回来,对黛玉道,“贾姑娘一向行事稳妥,许多事情旁人看来艰难无比,可她处理起来却是游刃有余。她又一向待姑娘上心,况且此事也涉及怡兰斋,想来她一定不会不管的。”

黛玉原本听说了迎春已知此事,便觉安心不少,想来此事必无不妥,否则她也不会放心去大明寺了,此时听雪雁又劝,便笑着挑眉看她:“你近来似乎总是夸她,不知道的还当你想来怡兰斋伺候。”

“姑娘又拿咱们开心。”雪雁知道她玩笑,也不在意,不过看她眉眼的确轻松不少,也略略松了口气。

而此时,雪雁口中“游刃有余”的迎春却很是狼狈。

早上她刚一起床,外面便有小丫头子回说司棋来请安了。

迎春知道她素来跟着自己,最了解她脾性,没吃早饭前若无紧要事是不会来的,便立刻命她进来。

果然便不是什么好事。

原来紫鹃的事虽然处理得秘密,但仍有风言风语传了起来,并且虽只一夜之间,却有越来越明目张胆的趋势。

她本想着和黛玉商议一番,毕竟如今林如海已经将两个姨娘挪去西厢“静养”,林府内宅是陈青禾家的和几个久在林府的可靠嬷嬷辅助黛玉在当家,这样的大事应该和黛玉商议。

只是这段时间黛玉过于操心了,加上她又一直待紫鹃十分亲近,如今遇到这样的事,压力太大,昨夜这才失眠,迎春给她点燃的香是用了二十积分从空间兑换来的,不仅可以助她无梦好眠,还能于梦中调理她的筋脉,修复往日疲惫。

迎春一来心疼黛玉年纪小小,便要经历这些,二来也是不想浪费机会,毕竟黛玉虽然如今身体健康,到底底子弱,有这样调理身体的机会她也不想浪费了,因此不想提前唤醒她,便唤了陈青禾家的前来。

论理,陈青禾家的如今身份地位早不同一般嬷嬷,只是迎春在林府地位隐隐比林家正经大姑娘还要高些,因此她虽然尚未睡醒,却也不敢耽搁,忙忙地梳洗整齐便来伺候。

迎春知道她在府里伺候几代,能力和忠心都是不必担心的,也便没什么顾忌,挑要紧的给她说了,当即便让她带人去拿了那几个碎嘴的小丫头子关到柴房,谁知恰好陈青禾也奉了林如海的命捉了两个吃里扒外的小厮正查问中,两相里竟是恰好对上。

如此一来,迎春便也顺势将事情托给了陈青禾家的,令她将诸事回给林如海,迎春恰好偷个懒,谁知道刚回来坐下,还没想好是先吃早饭,还是先补个觉,大明寺僧人来报,竟是监寺明清亲自下山,且拿了曾四娘的信物,语气却是含糊得紧,只说空明大师的话,请墨莲居士速速来一趟山上。

迎春这段时间和他也算熟稔了,知道这是个悟性虽然不如空明大师,却绝对处事谨慎的,尤其上回出了刘婆子的事,他自为管事不力,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好好整顿了大明寺上下,之后不知是为着义塾善举,还是出于对迎春的愧疚,待她也更加恭敬勤谨,因此迎春对他印象也很不错。

只是不知为什么,这一路上任迎春百般询问,他却只说“不便解释,居士随我上山来,一看便知。”

迎春问了几次,见他的确有不好答的苦衷,也不再多问。

紧赶慢赶地上了山,她果然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