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3(1 / 1)

加入书签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我会失眠多少个晚上?

我会多少次疲惫地睁开眼睛叫一声斐斐?

我给她选的谥号,昭懿皇后。

昭者,日明也,懿者,美也。

我带着瑾妍姝瑜和赵晔,举行了她的葬礼。她的陪葬品非常丰厚,百年之后,我是要和她合葬的。可惜呀,再多的金玉绫罗,都是虚梦。

办完这场葬礼,我就下旨此生再不立后,再不纳妃。

我要再在这个皇宫里熬多少年,才能在和她相遇?

可是我不能抛下三个孩子。

坤宁殿被锁起来了,一直都是她生前的样子,我仍然不时,去坐坐,喝一杯茶。要是想她了,就喝几瓶桃花酿,这样眼前就会浮现她的样子。

我自顾自地给她庆祝每一个生日,在每年她过世的日子里绝食。

瑾妍和姝瑜渐渐长大,我把宫务交给了她们。

瑾妍性子沉默,自从那场大病死了兄长之后,她稳重了许多,不太爱笑,但是做事妥帖。

姝瑜性子飞扬跳脱,大概有几份斐斐进宫前的样子,每当我看到她在公园里面荡秋千,我就在想,斐斐进宫前,大概也会荡秋千。

我不太逼着她们去学习琴棋书画德言容功,但是瑾妍的性子喜欢这些,姝瑜倒是像极了她,喜欢吟诗作赋,舞刀弄枪。

某一年,偶然听到瑾妍手下那一曲《汉宫秋月》,颇有几分她母亲当年的韵致,一时间滚滚落泪,周围的那些内侍都吓了一跳。

我对晔儿严苛,可是又心狠不起来,他大概连母亲长什么样都忘记了。所幸有他的两个姐姐教导,他很听话,但总是觉得疏远了。

渐渐大了点,他常常问他母亲是什么样的,他的两个姐姐也对母亲没有多大印象,他们都来问我。

我就看着他们,跟他们讲了,讲着讲着自己就哭了。

日西斜,我年岁也渐渐大起来。

要给瑾妍姝瑜选驸马了。

我办了很多场宴会,遍邀名门,我希望我的女儿不要是盲婚哑嫁,至少嫁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一日我与瑾妍对坐品茶,我柔柔地望着她:“瑾妍,你有喜欢的公子吗?”

我以为她不会有答案。

谁料她垂眸浅笑,品了一口茶:“杨三公子”

枢密使杨章嫡三子杨平和,名门世家。

这种人家的公子,大多是不愿意娶公主的,国朝公主一旦下嫁,驸马都尉一生都只能领一个闲职,不可能施展抱负,枢密使家的嫡三子,会被家族寄予厚望,将来都应该是上科考场的。

我只能一愣:“我帮你去问问。”

当我召见杨平和时,却发现他的确是个相貌端庄的公子,看上去品性端正,京城风评也不错。

“杨公子,将来有什么志向?”我故作不经意问他。

“科考,中举……”他眼神澄澈

“朕想让你尚公主”我眯着眼。

“不知是哪位公主?”他一愣。

“端宁长公主”

他突然跪下一叩首:“谢陛下恩典”

“尚公主,便不可能入仕途。”我惊讶于他的举动

“臣想要科考中举和臣要尚公主是两码事,臣不想入仕途。”他继续跪着。

“那端宁呢?”

“臣……心悦公主”

我实在是一惊:“那你父母怎么办?”

“只要公主下嫁,父亲不敢薄待。”他似乎早已全盘掌握。

于是,瑾妍下嫁了杨平和,婚后,瑾妍脸上挂了许多笑容。

姝瑜嫁给了已故参知政事、太子太师叶升平嫡次孙叶明文,是他亲自求亲。

不知何时,赵晔和齐国公嫡女许庭芳走得很近。

那是斐斐的外甥女

我反复警告赵晔那小子如果不喜欢人家就不要走进。

然后他也跟我说要娶她做太子妃。

我认真的问了许庭芳很多遍,确认他是真的看上我家这小子,我才赐婚

之后我就过上了儿孙满堂的日子,我并不高兴。

赵晔20岁那年,行冠礼,给他赐字,明煜。

我治国40年,边境无战火,人民少灾荒,真的是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活到如今也知足了

斐斐,我折一枝桃花,作下辈子与你的聘礼。

嘉隆35年,帝崩,与后合葬于惠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