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吃鱼的故事(附录:《宝积经》2)(2 / 3)

加入书签

星球)在经場态物质包裹后漂浮于巨大负

— 2 —

引力的真空中,并以量子态组合存在(量子态组合存在本身就是圈动复合力维系的),

再在多重圈动复合力的交叉作用与维系下稳定运行。偶或因圈动复合力失调失衡,

会导致局部宇宙天体爆炸(如黑洞喷发和超新星爆炸等天文现象),决不是整个宇宙

的大爆炸。

〇 对生命的定义:即是物质圈动复合力的调适能力。生物体的生命是无机物在

时空圈多重圈动复合力反复调适下逐步演化出来的物质复合体。地球和类地星球的

生物体生命又是由有厐大完整生命过程的天体星球的强大生命系统综合调适而来。

所以,宇宙也是一个由圈动复合力主宰的有机物质生命系统。

〇 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变暖或变冷),绝不是人类活动(所谓过量碳排放)

造成的,而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高低变化的直接后果,地球的地质和气象记录历

史已能充分证实这一点。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又是因地球跟随太阳系进出银河系

的核心地带时,太阳系外围的埸态物质圈受到外部引力影响转而对地球增加或减弱

了作用力而造成的,以及该場态物质圈应对各大星系的引力变化时综合调整和平衡

的结果。

〇 社会形态的演变,既取决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受制于人类对相应

物质形态演变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水平达到的程度。人类的原始社会相对于对固态物

质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封建农耕社会相对于水(液态物质)的认识和利用水平,资

本与工业经济社会相对应于对气态物质的认识与利用水平,当代正在踏入的初级信

息社会相对于对場态物质的认识和利用程度,未来的高级信息社会(智能社会)一

定是对暗能量态物质的认识和利用水平达到天人合一的程度。

附录:《宝积经》2

第二期

译者与经题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在武后神龙二年开译,到先天二年编译完成的。

这部《大宝积经》共有四十九会,也就是四十九部经的纂集。四十九会当中,如古人翻译得很精确,就不再新译。如古译文义艰涩或者脱落,或者古人还没有译出的,这才加以翻译。所以现在的《大宝积经》,实是多数人翻译的编集。

菩提流志新译的共二十七会;古师所译的,共二十二会。论卷数,菩提流志新译的不过三分之一。因为到菩提流志手中,大部才编集完成,所以一般统称为菩提流志所译。

■ 经题:何为“宝积”

世间的人以金银珠宝做为宝,以佛法来讲,能够开发我们智慧的法宝才是真正的宝贝。

能够使我们了生脱死,能够使我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转凡成圣的,才称为宝。

“积”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得到这个法宝,必须积功累德,修六度万行,多生多劫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此累积之后,才能真正得到法宝的利益。

因此,经名用“宝积”,寓意这是一部法宝汇聚、精华集积的佛教经典。

■ 关于菩提流志

菩提流志,也写作菩提流支,生于公元571年,原名达摩流志,南印度人,出生婆罗门种姓,俗姓迦叶。《开元释教录》卷九说他“聪睿绝伦,风神爽异”。

○ 六十学佛,大器晚成

十二岁,在印度外道的一个教派出家,学习经术、声明以及数历、咒术、阴阳等知识,尤其精通《数论》。他自认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能与任何学识渊博的佛教学者展开辩论。

六十岁时,菩提流志遇上了一位大乘佛教学者,此人博通三藏,名叫耶舍瞿沙。两人辩论不到几个回合,菩提流志就理屈词穷,举手认输了。

此时他方才知道“佛日高明,匪萤灯并照;法海深广,岂消滴等润”?于是放弃了原来的信仰,改信了佛教,拜耶舍瞿沙为师,研习佛学。仅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通晓了三藏。其后他又遍游五印度,弘宣佛法,并因此而名声大振。

○ 奉旨来华,致力法业

唐高宗远闻其盛名,崇尚其高风,于是在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派专人赴印度迎请菩提流志来华。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菩提流志来到洛阳,受到武则天的礼遇,并安排他住在佛授记寺。生活安定之后,菩提流志即开始译经工作。

他在华三十四年,译出经论数十部。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九月,他对弟子们说:“泡影之身,日就衰朽。纵然久住,终归磨灭。吾生年摄养,冀免衰弊,今渐迟暮,徒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