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王弼动用免死券(1 / 2)

加入书签

咱们先搁下王庚对于王十三表示不服的事暂且不提,再说一说那王弼,在接到了王信从古防城押送到沂州府的俘虏之后,立马就去求见主将常遇春。

王弼一见到常遇春后就说:“常将军,我们可能真的误会王宣和王信父子了。”常遇春有些诧异问:“怎么回事?那王宣和王信父子,不是一个给咱们传递假军情的诈将,就是一个临阵脱逃再次反叛的逆贼吗?人证物证俱在,我们又怎么可能会误会他们呢?”

王弼急忙让人把等候在常遇春将军帐前的,王信所派遣来押送俘虏的官兵们都依次列好了队,然后便陪同着常遇春从将军帐内出来检阅。常遇春走出将军帐后一看,哎呀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只见在将军帐前,黑压压的跪倒在地上一大片,全都是身穿元朝蒙古人服饰的人群,有大人,有小孩,大多数都是元朝贵妇和丫鬟奴仆。只见为首跪在最前面的一对少男少女,男孩子大概有十几岁,女孩子大概才只有几岁的模样。她们就跪在那异常冰冷的地面上,异常惊恐的瑟瑟发抖。

常遇春对王弼说:”我不是早就已经下令,杀光沂州府内所有穿着元朝人衣服的人等吗?现在你又把这些人都带到我的帐前来想干什么?莫非他们也都还想要造反不成吗?”

王弼说:“常将军,您看看这些人就是让她们造反,她们也没有造反的能力呀,她们这些人,全都是跟着普颜帖木儿逃跑过的,真正的蒙古人家眷……”

常遇春恍然大悟:“哦哦,是你把这些人又都给追捕回来的吧,这是又带到我这里来准备邀功请赏来了,啊,哈哈哈…!”常遇春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让王弼一时间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向他汇报才好了,其实他并不是害怕自己也会被常遇春误会并且指责,他只是害怕万一常遇春二话不说,就直接下令把那些人都给杀掉了。那岂不是又会落下一些遗憾吗。现如今王弼见常遇春哈哈大笑,之前他在自己心里早已经准备好了的那些话,竟然就一下都像断了档似的想不起来了。

王弼的大脑里暂时性一片空白,竟然就言不由衷的说了一句:“常将军难道就不想把她们全部都杀掉吗?”

常遇春有些疑惑的侧头看了看身边的王弼说:“全部都杀掉?我为什么要下令把他们全部都杀掉呢?她们可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老弱妇孺啊?……这样吧,既然这些都是你的战利品,我也就擅自做个主张,先替皇上都赏赐给你了,你可以把她们全部都带到你营帐里,充当你的随军奴仆,你对他们要杀要剐今后都随便你了!”

王弼急忙向常遇春道谢:“末将多谢常将军的恩赏,只是不知道徐达将军和皇上那边的意思如何?”

常遇春有些不耐烦的对王弼说:“王将军,你跟着我在帐下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咱在徐达和皇上面前的那个面子有多大吗?大明开国的第一道免死金牌,还不是皇上最早第一个就赏赐给我的吗?而你被皇上所赏赐的那一道免死金牌,不也是我在皇上面前替你请功领赏才得到的吗?现在我把这些元人女眷俘虏们都赏给你做营帐奴仆,还不就像小菜一碟一样嘛!”

王弼在心中正想要说的话,才突然又被常遇春给激发出来了,他那暂时一片空白的大脑里,终于又闪现出了”免死金牌”这四个字。他于是又开口对常遇春说:“常将军,她们这些人虽然都是普颜帖木儿遗留下来的元人妇孺家眷,但是这些人并不都不是我们先锋大营前去追捕回来的,而是那王宣之子王信,在追击溃逃的普颜帖木儿时,从临沂古防城那里俘获后进献而来的,因此这个功劳应该要记在那王信的头上。只是那王信作为诈降之徒王宣之子,尚无咱们的军饷食禄,更无皇上的任何封赏,只恐他忠心不久,真的会再次反叛,着实令人担忧啊!”

常遇春这才听明白了王弼的真实意思,这感情就是带着这么多的元人女眷俘虏,来到我这里,想要给那个王信来减除罪名,邀功请赏来的呀!于是常遇春就非常爽快的对王弼说:“王将军既然看重并相信那个王信,那就把他也收归在你的帐前听令吧,至于军饷俸禄和封功评赏之事,我自然会上报给徐达将军,待奏明皇上御批恩准后,才能向王将军帐中通报发放……”。

王弼见常遇春对自己如此信任,并且承诺了施恩赏赐,便也不必再向常遇春多啰嗦了,他向常遇春抱拳施礼说道:“多谢常将军的美意,末将感恩告辞!”说罢转身命令押送俘虏的士兵们:“把这些人全部都押送到我们的先锋大营,听候我回去之后再安排发落!”众官兵们应声答是,于是就又押解着那些蒙古妇孺俘虏们,重新回到先锋大营去了。

然而,就在王弼收留下普颜帖木儿的元人妇孺女眷们后不久,就有几个个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一是王信在临沂古防城,听说了常遇春残暴屠城,并把自己的父亲王宣也被定为诈降罪,给押送到徐达的中军大营里去,恐怕也是再难逃过一劫了,他竟然就一时冲动,杀了王弼派去招抚他的使者,带领着他那几千军兵,放弃了古防城,逃到北蒙顶大青山里,去占山为王当土匪去了。王弼在心中不由得一阵惋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