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嘱托(1 / 2)

加入书签

韶华还记得出天章阁几月前。

春色明媚的早晨,韶姯还在细细栽培留春莲:雪水清冽潺潺,浸润佳人手掌,绿枝蔓下游鱼动,微波潭前红颜香。

“二姑!早安!”

韶姯回头,朝来者投以温暖目光,自然露出欢欣笑颜,取出锦帕净了净手,拉起,款步走至莲池前。

“来的正好,你瞧。”

小池边微雪初化,凌冽寒水自岩壁缝隙浅浅涌入水潭内,波澜推动数条莲茎,水面莲花依依游动、宛若沐浴中的美人,半羞半喜地仰望天穹,莲叶结霜也甘为陪衬。

“这莲花食雪水延长寿限,还得是山巅孤寒池水埋其根才可生长,开花时卓然如霜,极为罕见,当然,最难得的还是姑姑平日里悉心照拂。”

“打发时间罢,也赏心悦目,先坐下。”

两人在落花缤纷的庭前石椅上歇息,对坐攀谈。

“这莲花尚且在姑姑培养下,反季生得精神万分,可见姑姑心思奇巧,不知道我在姑姑和叔父的教养下,是否已经能出家门。”

韶二姑没有多言,垂眸深思,须臾间又转为微笑,她想:自己侄儿闭关苦练还是要离开自己,于是启唇微微问道:

“是阁主的意思?”

“不错,无论是年龄、武艺还是术学,我都达到了宗门弟子应该出门的时候,况且,姑姑,渡天洲玄域实在无趣,叔父推荐我去嘉域走走,嗬,多稀奇,叔父做了回人事,准阿浸和我同去,言说嘉域马上就要选新人来玄域,这能不去亲自见证?”

“嘉域有十四城,由合盟统领,每城自有规章,大多数不入仙流,武学子弟却不少,你多去和他们交流一二,兴许别有收获。”

“正是呢,姑姑你说,嘉域里什么样的人会想来玄域?”

“升仙者重在品德和资质,被玄域门派青睐才有可能上来,这些年来,规矩有些灵活,无论如何,来者即是同胞,需要多加关心呢。”

“我家姑姑果然人美心善,事事都和善相待。”韶华哈哈大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他习惯了逮着机会就称赞姑姑。

“你就夸着吧,过些时日就没得你夸了。”

“哦!还有件事,沉师兄说,他在嘉域有亲眷,可以让我去小住,可是叔叔听闻此事似乎有些不悦。叔叔那个老古董我是懂的,他肯定以为沉师兄放不下红尘家事,呵忒,无情的老登西,师兄关心家事怎么了他。”

“哥哥他……难免固执,你沉师兄得他器重,自然多关照,欸,韶华你可管住嘴,别好不容易能出师门了,这快嘴快舌,当心被阁主关进书阁。”

她后半句讲得极细,隐含几份担忧,不知是担心他被关书阁,还是担心侄儿就这样毛毛躁躁地跨出家门。

“那种地方哪里还管得住我,我已经不小了!”韶华满心都是出逃家门的欢喜,在玄域生活的日子里,他没有一天不希望自己能枕风而眠,雨夜行途,而不是终日锁在经文礼节困顿的地界“活受罪”。

“既然是阁主的决定。”她起身缓步至莲花潭前,玫红色镂金百蝶式大袖衫在春风里款款飘摇,飞花泠泠,她食指凝诀,足尖微踮一寸,自疏影间赫然浮现出绫茧扇,长约九五,黑木绫制,质地如蚕茧,灰雾色扇面上映出浅色流纹字句——“镜水系明”

韶华不记得姑姑何时得了这件珍宝,沉师兄家父为司制,宗门中有什么稀奇东西他都略知一二,唯独这扇……

韶华投以深思的目光,二姑将绫茧扇递在他手中,短暂流露出不明的不舍之情:“姑姑赠你宝扇,还望侄儿此行,虽万里殊遥,不论祸福易节,但求问心无悔”

“姑姑怎么突然……煽情?”

韶姯没有多言,意味深长地上上下下打量韶华,和师门许多长辈送弟子历练前一样。她有说不完的嘱托,真心喜爱这个不够成熟、还懵懵懂懂的孩子……也没想到他已经长这么大了。

她释怀一笑,说道:“姑姑这是依依惜别,什么煽情?你此去的任务大着呢,按照门派规矩,你至少要晋升到甲级伏清师才能回家,别叫姑姑和叔父失望,你收下这扇子,总不辜负了就是。”

韶华接过扇子,心生苦涩,听到晋升就略感焦虑,神色不自然地左顾右盼,不经意瞥见有直学士自会贤斋院来找韶二姑,估计是为了阁中内政。

“时候不早了,姑姑,我去和好友们道个别,您也要照顾好自己啊。”

语音刚落,韶华这小子就不见了,她想起和他初次相见时,他的模样出奇可爱,个子矮矮的,虎头虎脑的,攒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他们兄妹二人在师门临穹峰站稳了脚跟,韶华和任何人都生疏的很,总不愿待在山上,天天闹脾气,经常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用蹩脚的术法闪现隐匿,三天两头的给她和哥哥闯祸……

“二姑,天都御府的贵客已至,您该去接见了。”

直学士的话惊醒了韶二姑:“知道了,接客的礼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