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动荡(上)(2 / 2)

加入书签

和苏浩所想不同,那名士兵并没有将晕倒者扔出去,而是将他拖到墙角,另一名士兵从粥锅里舀了一碗米汤递了过去。士兵将人靠在墙角,从同伴手里接过米汤,等米汤稍凉便一点点的将米汤喂进那人嘴里。

没过一会,晕倒者慢慢醒来,于是那士兵将剩下的米汤倒进那人嘴里,又去锅里盛了一大碗米粥放到那人手中。见此情形,苏浩后悔不迭:如果刚才自己也晕过去,自己早就吃上了!而同样这么想的也不止苏浩一人,许多人也佯装昏迷扑在了地上,可当甲士走过来扒开他们的眼皮一看,刚才倒地的人的腹部就一人挨了一脚,随后又被士兵拖出去丢到了队尾。这下,苏浩彻底绝了那些小心思,跟着众人缓缓向前移动。

等待的时间度日如年,但当苏浩从前一个人手中接过大碗,从锅中打了一大碗米粥,又在粥里泡了两块饼子的时候,苦尽甘来的感动充满了他的胸膛。

他离开队伍缓缓的蹲在街上,除了捧着粥的手臂,他全身的每一个部位都在颤抖。虽然熬粥的大米和麦粒连壳都没去,如果仔细闻还有一股霉味;饼子也是又冷又硬,如果不泡在粥里就没法下口;但这可是苏浩至今最吃过的珍贵的一顿饱饭。在大脑一片空白之中,他吃完了手里的食物。人们常说,危难时那一顿饱饭的味道会让人记住一辈子,可亲身经历后,苏浩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即使他舔干净了碗底和嘴角的每一滴汤汁,还是尝不出一点味道。但是吃饱喝足后,从肠胃涌向四肢百骸的暖流,和最后仿佛包含着这些天来艰辛过往的那一口浊气,苏浩相信自己绝对不会忘记。

苏浩站起身来,将碗交给下一个人时,他不经意抬头一看。辽王府门前好像站着一个人。为了赈济难民,士兵们两两一组来回提灯巡逻,而原本挂在府门前的大灯笼,此时正挂在粥锅上。所以整个辽王府门几乎都笼罩在阴影中。苏浩仔细打量着,好像确实有一个人站在阴影中,从外形看年龄应该不算太大。但是那人一动不动,如同苏浩曾经赶庙会时见到的神像一般。苏浩摇了摇头,将这些胡思乱想从脑中抛弃,跟着其他吃过粥的人向前走去。

随着人群转过街角,迎面是一个大草垛,一群人又在草垛前排起队来。

这次排队耗时不长,很快苏浩就排到草垛面前。一名士兵从垛中搂起一捆麦秆递给苏浩:“拿好了往前走,听前面那人的。”

继续往前走,前面的难民各自成群在街上等待。苏浩走近时,一名士兵抓住苏浩,将他送到其中一群人中。

这让苏浩一头雾水,他看向旁边一人问道:“大哥,这是要干啥啊?”

旁边那人回答:“听早先在这等的人说,是王爷让咱在这等着,等凑够了人就给咱们找个住处。”

听到这话,旁边又有人和道:“那敢情好啊,那发这秸秆也是一会住人用的呗。”

不等众人议论,两名士兵走了过来。其中一人点了点人头,与同伴商量了几句,随后喊道:“你们这群人,跟着我走!看你们周围的人,别跟丢了!”

众人闻言,跟着士兵向北离开此地。走了一刻钟左右,苏浩又看见了他前往王府之前进入的那个官员家。两名士兵带着众人走进院内,检查了院中的几间屋子,随后开始指挥众人:“来!排队进这几间屋子!一个一个的往里走!进去以后把你们手里的干草铺在地上,咱们最近就住这了!”在士兵的指挥下,众人有序地进入屋内,各自找好位置躺在了地上。

苏浩感受着干燥蓬松的麦秆传来阵阵暖意,之前在街头的寒风里为了活命而强忍着的睡意再次袭来。这次他不再拒绝身体的请求,慢慢的闭上双眼。在意识消散的前一刻,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现在这个世道真是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