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动荡(上)(1 / 2)

加入书签

辽州变天了。

一夜之间,辽州从天下要冲变成了苍岚弃地。随着撤离的敕令下达,大小官员跟着当地驻军纷纷向辽城靠拢。而失去控制的郡县,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随着混乱的蔓延,各种流言也传播开来。一时间辽州民怨沸腾,连驻有重兵的辽城,随着其他郡县的难民涌入,偷盗抢劫也愈演愈烈。随着辽州局势的失控,辽城的情况也急转直下,大街上乞丐随处可见,甚至能将路彻底堵死。家家户户关门歇业,昔日繁华的景象已经不再,只剩下满目萧条。

一辆奢华的马车此时就被难民团团围住,只求能讨一口食物不至于倒毙街头。尽管马车的护卫用枣木棍不断抽向人群,可人数实在太多,马车还是举步维艰。石青坐在车中,听着窗外一片哀嚎声,更加心烦意乱,于是推开窗户大声斥责:“一共多远的路?走了半个时辰了!你们这些废物是爬着走的吗?”

紧跟在车边的管事听闻,赶忙奔到窗下:“老爷,流民实在太多了,打倒一批又来一批。小的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石青大怒:“饭桶!给你们配的刀是让你们耍把式给青楼裱子看的吗?”不等管事再说什么,石青重重的合上窗户。

管事见此,只能沉声道:“抽刀!”话音一落,数十名护卫一齐抽刀向人群砍去。顿时整条街道上尖叫声,哭喊声,哀嚎声和鲜血涌出身体的风声交织在一起。为了离开那些刽子手,原本向马车靠拢的人群转而向后涌去,人们又相互踩踏,顿时整条街道哀声震天。足足两刻钟后,事态才稍有平息。此时原本繁华的街道只剩下了满地的尸体,还有两道血色的车辙。

面对生死存亡,人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入夜,辽城中火光四起。愤怒的百姓冲入衙门与大小官员家中劫掠,冲突之中还杀死多名官员。而暴动的始作俑者,原辽州太守石青则在府兵的护送下逃进了城外的辽州大营。

苏浩跟着涌动的人群挤入了一个辽州官员的大门。但是他来的太晚了,院里不管是值钱的还是能吃的都被前面的人搜刮一空,连花圃里的花都被人摘的干干净净。

苏浩挤到花圃边上,看准一棵被人折断上半截的花,趁周围无人注意自己,便用尽力气将它拔了出来。随后他将花根在自己穿的破布上面蹭了蹭,就一股脑的塞入口中。虽然花根奇苦无比,苏浩仍然忍着恶心吞下了它。吃上了三天来的第一顿饭,苏浩感觉稍微有了一点力气。

突然不知道什么人大喊:“兄弟们!城南头的王爷家还有好东西!快走啊!去晚了又没了!”众人闻言,又涌向了门口。苏浩也挤在人群中,慢慢向南走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苏浩跟着人群来到了城南。走了一会,人群停住不动了。苏浩正疑惑时,听见远处有人大喊着什么。苏浩试图踮脚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但是人群相互推搡他只能看见一片脑袋,苏浩见状只能作罢。跟着速度显著慢下来的人群,苏浩慢慢向前挪动,直到走到了一处街口,他才明白为什么人群速度如此之慢。

沿着左右两侧这条宽广的街道,难民群被梳理成了队列,其中许多装备精良的甲士一边来回巡逻,一边高声喊道:“后面的往两边走!去两边排队!辽王殿下在前面施粥,都排好队去领!”

听见这话,众人慌忙奔向两边,苏浩也跟着众人穿过士兵的审视,加入了如龙的长队中。如果有了秩序,办事效率就会高很多。苏浩发现队伍虽然长,但是比之前的难民堆快了许多。一个时辰左右,苏浩就跟着蜿蜒的队伍穿过了这条宽阔的街道,抬头望去,还能看见前方数百步外正隐隐飘动的水汽。看着那水汽,苏浩恨不得现在就扑过去吃个痛快。突然前面一阵争吵声惊醒了苏浩的幻想。

苏浩微微站出队伍向前看去,原来是两人因为位置问题互相争执,很快两人开始大打出手。苏浩看着前面的热闹看的不亦乐乎,突然被人从后面推了一个趔趄。此时苏浩看人打斗,自己也血气上涌,回头正准备骂他个不长眼的,可看见来人时吓得脸上一僵,生生把没出口的“娘”字咽了回去。两个魁梧的甲士看了他一眼,其中一人伸手一把就抓住了快要摔倒的苏浩,帮他稳住身体,随后两名甲士走到还在打斗的那两人面前摘下了腰间的战刀。两名甲士各抓住一个人,用刀柄猛击那两人的腹部,将两人打成虾子,接着便拖着萎靡的两人丢到了队尾。后面众人见状立刻老老实实的排起了队,不再互相推搡。

随着离辽王府越来越近,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米粥的香味。苏浩只是闻着这股香味,就知道煮的粥分量一定扎实。在他们乡下,这种香味浓郁的粥,只有丰收之后碰上年节喜事才能美美的吃上一碗。而如今碰上大灾时,他又闻到了这股迷人的香味,苏浩几乎要晕倒过去。当他摆脱了突如其来的眩晕感,众人就一阵惊呼。

苏浩顺着惊呼声望去,只见一个人倒在了地上。显然听见呼声的不止苏浩,一名士兵闻声赶来,将晕倒者拖出了队伍。苏浩想起刚才那两人的下场,惊出来一身冷汗。幸亏刚才没晕过去,要不然我也是他们的下场了!但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