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 暂时不用挨饿了(1 / 1)

加入书签

大家选派好人,就跟着赵正午翻山去了,云燕自然也被装在背篓里跟着去。

大家知道牡蛎发现的过程,都忍不住赞叹:“里长家的这个闺女可不一般呀,这是救了我们河西村全村人啊。”

“可不是,真是我们的福星。”

几十个壮劳力互相帮助,攀下悬崖就简单多了。

此刻退潮时间还没到,大家便都找了块礁石休息。

云燕这次仔细的看向远方,海岸线是不会断绝的,这边靠山有海,那沿着走,会不会有更便捷的路呢?

于是她又咿咿呀呀指引着赵正午往前再走走。

赵正午已经跟这个小婴儿十分有默契了,便起身朝飞燕手指的方向走去。

走了不过几百米,他的脚步就停下了。

云燕低头一看,是一块界石,再往前看,隐隐约约好像看到有人。

赵正午低声说:“可不敢再走了,前面是官府地界。”

云燕明白了,这一片海滩相对平坦,应该是被朝廷征用为盐滩了。这个时代盐铁管制奇特严,盐滩都是派重兵把守,擅闯者格杀勿论。

怪不得他们发现的那片海礁从来没人来过,一来是被礁石隔开,路途艰险。二来这片海滩被官府管制,也没人会想到穿过管制区旁边还有野生区。

云燕暗自庆幸还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一小片海礁不适合制盐。

退潮后,这一群人各个背篓都装的满满当当,有的贪心的人甚至都装的冒了尖。

云燕心里道:“看你一会儿怎么爬的上去。”

果然,爬到一半,那些人便累到拿不动腿,只能把背篓里的东西再往扔一些,这可比让他们割肉更难受。

好不容易,他们一个个都爬了上来,赵正午清点了一下人数,一个不少,除了一些人身上有擦伤,这是小事,庄稼人每天在地里劳作,磕磕碰碰的皮肉小伤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下山,村妇们都站在山脚下张望,她们既担心自家男人的安全,又担心会不会找不到吃的。

待看到男人们神采奕奕的下山,她们一下子欢呼起来,喜气洋洋的上去接来男人肩上的背篓,能让辛苦了一天的男人们轻松一些。

这样一对比,那些没有壮丁可派的人家就很孤独了,他们落寞的站在一边。

赵正午声音洪亮:“兄弟们!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家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都是咱们村儿的人,不能有一户挨饿的 !我先拿出我的!”

说着他就把背篓里的东西倒出来三分之一在地上。

其他人看见里长如此,也热血沸腾:“里长说的对,如今我们有吃的了,就该大家一起吃!”

这些男人们,刚才爬山往外扔东西的时候,心疼的不行,这时候反倒是面上无丝毫不舍。

旁边那些鳏寡感动的一个个流下了泪,他们声声道谢,去捡那些村民们分给他们的吃食。

回到家,思梅又捡了些好的,让赵正午拿去给茹画。

这一夜,整个河西村上空都弥漫着喜气与海鲜的清香。

村民们都在高兴,只有云燕高兴不起来。

他们只是解决了眼下的事,可是一来,海产品不能当饭吃,最重要的还得是粮食。

二来,现在是八月,天气暖和,等到十月过后,天气会骤然变冷,那时候在攀爬礁石下海,那必然危险大增。

她必须再想到新的办法,从根本解决村民挨饿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