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麦田发芽了(1 / 2)

加入书签

思梅哭了一晚上,第二天,眼睛肿的都睁不开的她,又恢复了坚强的样子。

牛三儿因为担心,一大早的就来看里长,刚好思梅也有事吩咐他:“你去把村儿里人喊过来开会,就说里长昨天带回来的麦子要分给各户,让他们派人来领。”

牛三儿点点头,飞快的跑去通知了。

村儿里人都知道里长拼死拉回来两百斤麦子,可是没一个人眼红,他们可是亲眼看到里长危在旦夕,更是万万想不到,会把这些麦子分给他们。

赵正午正在昏迷,开会的事情,只能由思梅来,她生下了云雁之后,虽然变得强势了一些,但在村儿里这么多人面前,作为领导者的身份讲话,还是心里有点没底,她毕竟是一个女人,会有人听她的吗?

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步,她必须承担起责任来。

思梅深吸了一口气,静下心来,站在一群村民面前,沉声开口:“各位叔伯婶子们,你们也知道,赵里长昨天带回来了一些麦子。”

想到还在病榻上的赵正午,思梅又悲从中来,声音差点哽咽,她咽下悲痛,继续说:“这是他为咱们整个河西村争取来的。

我们河西村一共二十户人家,每家可以分得十斤麦子。

这些麦子,各位如果相信我们,相信里长,把它种到田里也好,各位留着作为过冬的粮食也好,我们不干涉。”

大家从来都不知道,思梅说话可以这么掷地有声,他们都被感染了。

牛三儿第一个举手:“我们家要种麦子!”

他的情绪也感染了大家,所有人都点头:“是啊 ,十斤麦子吃能吃多久,我们也不差这十斤。”

“就是,当初发现礁滩,也很多人怀疑里长,事实证明,里长是对的!”

“就是,这次也赌一赌!我赌相信里长!”

另外一个村民说:“什么相信里长,是相信里长的父母才对,是他们托梦的。”

这句话打破了严肃的氛围,大家哈哈笑起来。

思梅见大家这样的支持自己,也是万分感动,在牛家三兄弟的帮忙下,她很快的把麦子分完了。

牛家兄弟分完了麦子,又帮着思梅把麻包和散落在地上的麦子收拾好,就要离开。思梅叫住了他们,又递给他们一袋麦子:“这一包是你们里长叔一开始换的麦子,你们家人多地多,这些也给你们。”

牛家兄弟连连推辞,思梅最后说出:“这是你们里长叔的意思。”他们才不好意思的收下。

待人们都走了,屋里只剩下了思梅,她看着躺在炕上的赵正午,六神无主,她喃喃自语:“你快醒过来吧,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呢?如今这时节,到处都找不到郎中,我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听见云燕在一边咿咿呀呀,思梅转过头,难道女儿有办法?

自从女儿出生这将近两个月,他们夫妇已经在女儿的引导下做了太多事,每次都有巨大收获。

是不是云燕有办法医治赵正午。

不管如何,思梅还是决定背着云燕上山走一圈。

山间植被众多,思梅抱着云燕,云燕仔细的看着各种植物,她再次感叹,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前世自己家那么多关于草药形态的书,她为什么不多看一点呢?

结果现在就只认识个甘草和金银花。

罢了,有总比没有强,于是她引导着思梅摘了不少这两种草药,回家熬成药汤,给赵正午服下。

至于他的脚伤,那云燕真的无法解决,只能靠他自愈了,好在是皮肉伤,应该不至于就要人命了吧。

赵正午喝了两天汤药,再加上他本身就正值壮年,是身子骨最强健的时候,烧果真就一点点的退了,到第三日,已经能下地走动了。

为了给他补充营养,思梅忍痛杀了一只鸡,这鸡都还没到能下蛋的时候,但好歹是点肉。

自从领了麦子,每一家的田里,都活跃着人影,大家都忙着种麦子。只是十斤并不能种很多,稀稀落落的勉强能种上一亩地,这也不错了。

经过这件事,河西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种下了麦子,村儿里人好像就有了指望,每天都有人去田里看,有没有什么变化。一天两天,一周过去了,田里没半点动静。

有人不免就唉声叹气起来:看来这麦子确实是白瞎了,就是嘛,这冬天就要来了,种下的麦子怎么可能还会活。

这些话如风一般,时不时的也吹到云燕耳朵里几句,说的她心里也没了底。虽然理论上,这些麦子一定会活,可是她也毕竟没种过田,该不会什么步骤出了问题吧。

就这样,又过去了三天,这天一大早,牛三儿就兴奋的冲进里长家的院子,大老远的就喊:“发芽了!麦子发芽了!”

牛三儿现在简直成了赵家的信息播报员了,赵正午一听,原本还有点虚弱的身子仿佛一下子被灌入无穷力量,他弹跳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