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这孩子懂事至极(1 / 3)

加入书签

房屋拆除后,壮汉们开始清理地面,准备挖掘地基。这时,殷老六和木匠崔师傅动作麻利地搭建起了一个临时灶台和案台。

充分展示了什么是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什么是大匠之风,他们随手挑选了几块土坯,拌了点泥,便快速搭成了一个令围观妇女赞叹不已的临时灶台和案台。

这手艺,每日操持家务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好坏,众主妇纷纷表示极为羡慕。

“这才是真功夫啊,这手艺比咱们公社的薛瓦匠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你瞧瞧妞妞认的这个哥是什么人物,他在轧钢厂保卫科当领导,手下管着好几千工人,一来就骑着5辆自行车,帮忙干活还管饭,竟然还有肉吃,人家找人帮忙怎么可能找个差的?”

“你说妞妞一个无父无母的苦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好福气呢?”

“我家二丫和妞妞一般大,比妞妞还水灵呢,你说她能不能也认杜领导当哥啊?”

“你想什么呢,人家杜领导要是认二丫当妹妹,那不是还得认你当妈吗?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就是,刚才老支书不是说了嘛,人家杜领导自己也是孤儿,全家都是烈士,和妞妞同病相怜才认的妹妹,你家二丫有爸有妈的,人家凭什么无缘无故去认妹妹啊?”

“唉,我也就是随口一提,不过这杜领导长得真是帅气,方圆几十里没见过这么精神的小伙子。”

这些围观的妇女,各有各的想法,议论纷纷。

此时,老支书正陪着小杜同志喝茶聊天,茶是三分钱一两的茶叶末,即便是这样的茶,老支书喝的还是昨天剩下的,已然淡得没有颜色了。

真是穷啊!

他们谈论了部队的事情,也谈起了老支书年轻时的经历。

得知小杜曾是金陵军区全军比武的状元,后来在部队转为正式干部后,老支书更是肃然起敬,竟郑重其事地向小杜同志敬了个军礼,小杜同志只好回敬一个军礼。

老支书当了一辈子普通士兵,如今遇到军中的状元,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此刻,灶台上已开始蒸馒头,二合面馒头,七成棒子面三成白面,香气扑鼻,诚意十足。

按照小杜前一天的嘱咐,左大娘一大早就发好了面。

足足20多斤棒子面,搭配3斤多白面,足以蒸出200多个敦实的大馒头,足够这一群壮汉吃两顿的。

左大娘找来的两位帮忙做饭的大婶看上去都很麻利,果然是一类人自有一类相聚。

白菜、萝卜、大葱现从地里拔出,这些蔬菜农村并不稀缺,粉条已经提前泡好,十斤肥膘猪肉切块,准备炼猪油,炖菜格外香醇。

这个时段,生活清苦,肥膘远胜瘦肉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若非得益于三粮库于公子和街道办向公子的关系,这样的美味寻常人家难以购得。

言语间,第一屉馒头已然出炉,香气四溢!

每屉五十多个硕大的馒头,前两屉馒头被置于笸箩中,蒙上布,预备放入粮缸,以备晚餐食用。

余下的两屉馒头则会在炖煮菜肴时一同蒸制,以便能趁热品尝。

馒头出锅后,老书记便欲告辞归家用餐,然而小杜坚决挽留,最终凭借其杀手锏才稳住了这位固执的老者。

“立正,老战士,敬请服从命令!”

老书记被小杜牢牢把控,小杜深信,只要老书记尚在人世,这个公社内无人敢欺侮左大娘和妞妞。

小杜从刚出笼的馒头堆中取出一个,热气腾腾的,唤来妞妞。

“妞妞,来,你早上可曾吃过东西?”

“哥,我不饿。”

“妞妞,你以后会听哥哥的话吗?”

“会的,哥,你说什么我都听。”

“好,妞妞真乖,这块馒头是我们新家第一屉的第一个,你、奶奶和老书记爷爷咱们一起分着吃,怎么样?”

“好啊,哥,你先吃第一口。”

“好,哥先尝一口。”言罢,小杜掰下馒头一角,放入口中品味。

新鲜出炉的馒头香气诱人,发酵恰到好处。

“真是香啊,妞妞你去和奶奶、老书记一起分享吧!”

妞妞这孩子懂事至极,先掰下一块递给老书记,又分给左大娘一块,并且还贴心地给了向北方和于淮海各一块,最后只剩一小块留给自己。

这一幕令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此刻,小杜还特意找了个空杯,为妞妞冲泡了一杯麦乳精,见小丫头开始享用馒头,便招呼她过来。

“妞妞,这是麦乳精,以后你要每天喝一杯,这样会长得更高更壮,喝完哥哥再给你买。”

“哥,你先喝。”

“哥不喜欢甜的,也长不高了,不然就成了电线杆了!这是哥哥专为你准备的,奶奶和老书记都不给喝哦。”

麦乳精的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