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这孩子懂事至极(2 / 3)

加入书签

感实属上乘,远胜现今市面上的同类产品。

遗憾的是,它终究没能抵挡住资本洪流的冲击,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那个年代的麦乳精纯度极高,口感醇厚,糖分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如果按照现代的标准来看,热量严重超标,但在当下,却是极为珍贵的营养品。

甚至可以说是奢侈品。

每罐售价六元,价格确实相当高昂。

但对于营养状况堪忧的妞妞而言,无疑是最佳且最为适宜的滋补品。

对于此前只能舔舐冰棍棒的妞妞来说,昨日初尝奶味冰棍,还是小杜请她吃的,而今麦乳精的甜蜜滋味,于她而言,仿佛置身梦幻仙境。

甜得让她几乎无法睁开双眼。

妞妞感觉这两天的生活如同梦境一般,昨日不仅品尝了奶味冰棍,还认识了一位高大帅气的哥哥,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件新衣裳、新鞋。

首次乘坐三轮车,家中的粮缸也首次满载。

今日哥哥又带着几位骑自行车的城里人来到家中,说要建新房,砖瓦房,全公社200多户人家中仅有三家住砖瓦房。

刚刚还品尝了首屉馒头,又饮下了香甜得令人陶醉的麦乳精,哥哥还承诺以后每天都会让她喝到。

妞妞害怕这一切只是梦境,不敢睁开眼睛,小杜一时不明所以。

“怎么了?妞妞,是不是沙子进眼睛了?”

“哥,我不敢睁眼,我怕睁开你就不见了。”

“你再不睁眼,哥哥可要生气走了哦!”

“哥,你别走!”

妞妞一听,急忙睁开眼睛,止住泪水,扑入小杜怀中。

“哈哈,没事的,哪有什么梦?梦里还能有麦乳精的味道啊?”

午餐时刻,健硕的工人们对午餐赞不绝口,甚至感到惊喜万分。

馒头饱满又细腻,面粉用量充足。

熬煮的猪油渣白菜萝卜粉条,油脂丰富,咸淡适中,配料十足,香气扑鼻。

堪称过年才能享用的佳肴,而且保证管饱,敞开了吃。

这些汉子们同样有种置身梦境的感觉,有多久没吃过饱饭了?多久没尝过如此美味的菜肴了?

尽是感慨。

于是下午工作时,他们无不全力以赴,宛如蛮牛般挥汗如雨,因为他们知道,晚上还有一顿同样丰盛的大餐等待着他们。

倘若每日都能这般盖房子,该有多好。

下午四点多,城郊砖瓦厂陆陆续续运来了四车砖瓦和油毡,

并预告明日还将送来四车,公社顿时沸腾起来,这可是要盖两间宽敞的大瓦房啊?

至少要花上百十块钱,简直是开玩笑,公社里普通人家即便有两个壮劳力辛苦一年,也积攒不下十块钱。

这大瓦房说盖就盖了。

此时,公社乡亲们除了艳羡不已,内心亦滋生出一丝嫉妒和敬畏,究竟是何等显赫的人物,竟能轻松决定起造瓦房,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砖瓦工匠即刻悉数到场。

这不仅仅关乎金钱,更是能量的体现。

这个时代,质朴与残酷并存,因此想要保护年迈的左大娘和年幼的妞妞,既要施恩,又要树立威严,让他们心生敬畏,才是最好的方式。

傍晚六点,地基已顺利完成,下午时分,于淮海和向北方已返回城市,于淮海负责解决水泥和玻璃的问题,而向北方则负责探访距离左家公社最近的一所小学。

孩子必须接受教育,不能成为文盲。

晚餐依旧丰盛,大伙儿吃得津津有味,谈笑风生,对明日充满了期待。

夜幕降临时,殷老六和崔木匠带领八名壮汉仅用半小时就搭建起一座简易的砖瓦棚。

夏季里,睡在棚子里毫无问题,至于蚊虫,只需燃些蒿草驱蚊,自然就成了环保的蚊香。

小杜同志在天色渐暗之际,同殷老六和崔木匠一道返回了城市。

依然选择住在了于淮海家中,这里比小杜家更为整洁舒适,主要是大院里没那么多琐碎的事情干扰。

第一天拆房,挖掘地基。

第二天采集青石,将其铺设在地基底部,用碎石找平后涂抹水泥。

不得不提,于淮海这次的表现相当出色,上午就亲自陪同搬运工将水泥、玻璃以及十块大豆腐一并送了过来,可见衙门有人,事情果然好办。

豆腐是昨晚小杜特别嘱咐的,不能日日菜品单一,故而中午加餐,安排了豆腐烧肉。"

于淮海这家伙居然上班时间溜出来办事,真是逍遥自在。

下午木材送达,崔木匠开始忙碌起来,他挑了两位手脚灵活的壮汉当助手。

他要开始丈量木材、制作门窗了。

木匠活计相较于瓦匠活计,无疑更具观赏性,看着粗糙的木头经过加工,变为精细的木条,继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