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三文钱一碗的皮蛋粟米粥(2 / 2)

加入书签

放,不放地里刚摘的青菜,多放几天都不行。

有了订单,刘大婶再次放给了她家的三个亲戚。

皮蛋一个星期就能出一次,虽然不多,也就十个,但分批次试验,多弄几次,白佩佩和刘大婶便有了经验,每次只有一两个是坏的。

后来几次,她们就多腌了几个,扩展到二十个,三十个。而坏蛋的个数也在增加,从一两个到三四次,则慢维持在三四个的样子。

白佩佩心里有了数,便慢慢增加了数量,从五六十个到七八十个,依旧分批腌制,防止看顾不过来。

后面数量多了,白佩佩那里放不下,腌制和存入皮蛋的地方便变成了刘家。

刘大婶特地买了十几个大陶罐,一个陶罐能够放三四十个。

随着出炉的皮蛋数量增加,白佩佩除了给自家留了几个,也给亲戚朋友留了几个,一家送了两枚。

夏厚德的那几个堂叔收到很高兴,还说要不是托夏厚德的福,他们家也不会挖了这么多木薯,能够吃几顿饱饭了。

还提醒夏厚德,山上的木薯挖得差不多了,以后他想再做这个生意怕是难了。

夏厚德笑着说道:“没事,六堂叔,等明年开春,我就能帮米掌柜种木薯了,到时候还愁没钱赚?六堂叔,我让你留的那些木薯根子都留了吧?”

“都留了,在后院埋着呢。你说的堆肥,我们也弄了……也不知道你说的有没有用。”

“管它有没有用,先弄。万一要是有用,我们也赚了。要是没用,也就是一把力气活,也没亏什么。”

六堂叔觉得也是,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让家里的小子跟着夏厚德弄。没想到夏厚德也出息了,他大哥、大嫂在地底下知道了,也能欣慰。

别人都说夏厚德胳膊往外拐,只知道拐帮人,都不知道帮自家亲戚。可要六堂叔说,那些人都是扯蛋。

就是因为是自家人,所以夏厚德才会稳妥着来,没有一定的把握,也不敢带他们。

这不,弄堆肥、挖木薯,哪一样夏厚德漏掉他们了?

不也带着了。

只不过大家只看到他们一帮堂叔落在了后面,就觉得他们吃了“亏”。吃“亏”是福,他们感觉他们这些堂叔吃了亏,才会觉得夏厚德做事“公道”,不会帮亲不帮理。

想到魏里正,六堂叔垂下了眸子,在心里暗暗盘算着:他们夏家在宁山村属于小姓,比不上姓魏的,所以当初在选里正时,人家姓魏的使力,把魏文石给选了上去。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他这个堂侄开始发挥作用,渐里在村子里增加了威信。待明年木薯种植成功,跟随堂侄的人只会更多。

到那时,这个里正之位,怕也有一争之力了。

魏家威风了那么久,也该轮到他们夏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