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卷第五十六章:知识传递技术的发展(1 / 2)

加入书签

有些昏暗的灯光之下,叶冉冉正在认真的读着书,时不时还拿出草纸画上几笔。似乎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她伸出手,然而却没有再抓到任何一张纸。看着空荡荡的盒子,叶冉冉忍不住叹了口气。

“来,给你一点。” 卡尔费舍尔从她的身后出现,将一摞草纸递给了她。

“谢谢。”感受着纸张的粗糙,叶冉冉微微皱了皱眉:“这段时间,纸张还真是短缺啊。”

“毕竟缺水有点严重,本来中萨巴就干旱,只有农业的时候,倒还是勉强能应付,一旦要发展工业,问题立刻就出来了,现在各地的地下水位都崩的很严重。” 卡尔费舍尔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水利工程也修了不少,但是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搞农业也是以粮食为主,纸浆一直都供应不上,也就是能搞些秸秆纸罢了。”

“我们这边苦一点倒是无所谓,我前一段时间也去我们的集中学校看过,那边进行了大力扶持,资源倒还是蛮充足的。” 叶冉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书籍的供应管够,网络教育的水准也很高,而且vr教育和人工智能辅助也开始应用了,真是下了大血本啊。”

“那是自然,这些孩子没怎么沾染上旧时代肮脏的风气,从小就进行社会化的集中抚养,他们可是统一国际的未来。”说着,卡尔费舍尔看了看叶冉冉手头的书,突然皱起了眉:“电气工程…喂,你好歹也是生产中枢的一员,想要什么知识直接用知识传递技术获得不就好了?”

“别说那种蠢话,知识传递技术可不是那么随便的,要是本身没有一点基础的话,那么传输起来将会非常吃力。”叶冉冉摇了摇头:“而且我并不想所有的东西都靠那个系统,偶尔还是想要自己学些什么的,尤其是这个。”

正如叶冉冉所说,知识传递技术到了现在,还是并称不上尽善尽美的,毕竟人脑的很大特点就是不具备一致性,并非批量生产的量产货。就算是不同平台上的游戏,想要进行移植,都需要相当巨大的工程,更何况是复杂的人脑。打过篮球的人都清楚,当一个人体力下降的时候,再去罚篮,便很容易用力过小或是过猛,这就是自己的大脑使用了过去的经验而造成的误判。自己的经验如此,他人的就更是这样,即便是植入了顶尖运动员的知识和记忆,普通人也不会变得擅长运动,甚至一开始会导致无法行走,这就是因为这些经验并无法与自己孱弱的身体相匹配。

虽然说知识传递技术确实是毫无疑问的黑科技,使用神相技术的它到现在依然未能探明原理,但在这些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能对一个连飞机的驾驶舱都没见过的人传递有关于飞机驾驶的知识,这是绝对的铁则。事实上,如果眼前有一个新型号的飞机,那么对于老飞行员进行知识传递的难度要远低于一个零经验的学员,这就是原有知识结构带来的巨大差距。

最初期的知识传递技术只能在神相使之间传播,而且内容也很简单,不如说是神相喊话筒更为合理。而在诸多神相工程师的努力下,配合现有的脑科学和数据科学的知识,这一情况也极大地得以改善。现如今,最为广泛应用的就是分步联合式知识传递技术。像一个从未接触过飞机的老农,要先传输给他什么是飞机,飞机的用途,乘坐飞机的体验,再传输给他飞机驾驶的基本参数,规则和原理,最后结合机型进行具体驾驶体验记忆细节的传输。而在这些的过程中,还要让他们去实际接触飞机和模拟驾驶。这样一来,即便是从未见过飞机的人,也能在一个月左右成为一位还算凑合的驾驶员,虽然绝大多数飞机早就是无人驾驶的,并不需要驾驶员的存在。

然而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任何一个完整的,能适应绝大多数人的分步联合式知识传递技术都需要惊人的消耗和大量的试验,目前只有核心技术工人的知识传递系统基本完善。而在其他的领域,先自行巩固基础,再去从每一次的粗放知识传递中吸取些微的知识,才是最常见的做法。

“冉冉说的没错,你这家伙,有时间到处乱逛,不如多去学点什么。” 萝拉罗贝尔一拳捶在卡尔费舍尔头上:“你总不会以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就是打打杀杀了吧。”

“痛痛痛…” 卡尔费舍尔捂着自己的脑袋。

“不过冉冉,你说‘尤其是这个’,是有什么原因的吗?” 萝拉罗贝尔饶有兴致的看向叶冉冉。

“嗯,我曾经在御正做黑工的时候当过电工,不过那时只是学徒技工,现在想要知道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理。” 叶冉冉突然沉默了一下,然后开口说到:“萝拉,我能问个问题吗?”

“问题?你先问吧。” 萝拉罗贝尔笑着说到。

“我的家乡是御正的一个很落后贫穷的小城镇,那里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很萧条了,而在我前往加巴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叶冉冉边回忆边说着:“然而即便如此,那里很多的生活条件,依然比起如今的中萨巴要强得多。”

“中萨巴联盟建立已经有八年了,我们以最高的速度清除了饥荒与战乱,为此不惜一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