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边城火爆了(1 / 1)

加入书签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

回边城前,吕太文照例是给桂北县的蒋艳君回了信,聊了些学习上的事,并告诉她,自己就要放假回家。

此时,蒋艳君已经上了高中。虽然没有考进县重点高中,但经过吕太文的指点和她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还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由于从粤州到省城的火车并不经过桂北,所以,吕太文并没有去桂北看望蒋艳君。

在边城火车站下了车,吕太文没有立即回林场的家,而是提着行李包,直接走到火车站旁边新华路路口自家开的小超市。

边城的大超市是在十年以后才开始有的。按照对超市模式的先知,吕太文让母亲把近150平米的一楼,做成开放式货架的小超市,主营常用的日用小百货。

新颖的开架经营模式,充足的各种日常用品,吸引了周边大量的住户和顾客。

当吕太文走进超市时,母亲付莲香在收银台正忙得不亦乐乎。收银台的旁边连着小宾馆的服务总台,自家的小宾馆也开业了。

吕太文在服务台旁边站了十几分钟,等母亲有暂短空闲时,才开口叫了声妈。

看到是自己的宝贝儿子回家,母亲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忙上前来要帮他提行李。

吕太文把行李往自己身后收,说道:

“妈,不用,我能行。”

“妈,你也太辛苦了。店里的事情可以交给年轻人做的。”

母亲连连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妈还没老到干不动活的地步!”

看着半年不见的儿子突然站到自己跟前,母亲禁不住地要抹眼泪,说道:

“阿文,这小半年不见,你长高了,也瘦了!”

吕太文连忙安慰母亲到:

“妈,我身子拔高了,自然就显得瘦了。”

吕太文也打量眼前的母亲。他发现,母亲变了。脸变白变胖了,人也有点发福。穿着他从粤州寄回来的灯芯绒旗袍,上身还套着配套的小棉袄,象足了富家的老太太。

母亲简单地交代总台服务员几句,便领着吕太文,顺着楼梯上了五楼,开了一个房间,让吕太文住下。

母亲乐呵呵地告诉吕太文:

“现在离春节还有十几天,但宾馆还是基本住满,只能让你住顶楼了。”

吕太文笑着说:

“妈,我没事,我天天跑步锻炼身体,在学校住的宿舍也是五楼,我能行。”

看着五十好几的母亲爬起楼梯来毫不费力,吕太文的心也完全放松下来。

从林区走出来的人,没有哪个走路不是健步如飞的。

当天晚上,母亲和吕太文聊了很多。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小超市的顾客还不是很多,母亲带着吕太文来到不远处的北大路一支,自家正在建的那栋小楼。

母亲告诉吕太文:

“快春节了,建房子的民工都提前回家过年了。现在一楼暂时用木板封了起来。”

吕太文说:

“没关系,我们在楼下看看就可以了。不过,没有人看守,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

母亲说:

“我每天早晚,都会过来看看的。”

吕太文赶紧说道:

“老妈,以后看楼的事,交给我就好了。我就当是过来散散步。”

母亲又问道:

“阿文,现在宾馆的生意很好,这栋楼建好了,是不是也开家小宾馆?!”

吕太文呵呵地笑道:

“妈,别着急,这栋楼另有用处。”

前一世,这栋楼是老局长的老婆在两年后用做边贸挣的钱,花高价买下地皮并建起来的。

谁也没想到,因为边贸的兴起,中越商贸国际结算的需要,中国银行强势进驻边城。在中国银行自己的办公大楼没有建好之前,就租用这座市中心位置的小楼,开设起营业中心。

因为位置好、办理业务方便、收益好的缘故,这栋楼成了边城市中心的铺面楼王。而且中国银行一租就是三十几年,直到吕太文重生前,这栋楼还是边城中国银行的营业中心。

这一世,趁着老局长的老婆还没有赚够钱,吕太文抢先截胡了这块地皮。

用铺面楼王做小宾馆,这简直是暴殄天物。

吕太文对母亲说:

“妈,我们现在有钱了,小宾馆和小卖部也开始盈利了。往后,这条街上有房子转让,你给我有一间就收一间。建好的楼房可以开小宾馆,也可以出租收租金。”

吕太文知道,十几年以后,新华路那条街要开小吃一条街。由于烧烤油烟多的缘故,那条街的空气和环境很差。反倒是北大路这条街,成了边城最繁华的一条街。所以,他才提前改变布局,将自家的固定资产投资转移到这条街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